各旗縣市區科技管理部門,市直有關部門、單位:
為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通遼市新型研發機構健康有序發展,通遼市科技局制定了《通遼市新型研發機構備案工作指引》,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貫徹執行。
此通知
2023年8月9日
通遼市新型研發機構備案工作指引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為貫徹落實科技部《關于促進新型研發機構發展的指導意見》(國科發政〔2019〕313號)和《關于加快推進“科技興蒙”行動 支持科技創新若干政策措施》(內黨發〔2020〕17號),根據《內蒙古自治區新型研發機構備案工作指引》,為推動通遼市新型研發機構健康有序發展,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工作指引。
第二條本工作指引所稱通遼市新型研發機構是指以開展科學研究、技術創新、研發服務為核心功能的科技類民辦非企業單位(社會服務機構)、不納入機構編制核定范圍的非營利性事業單位(以下簡稱“事業單位”)或企業等獨立法人機構。通遼市新型研發機構須在通遼市境內注冊,具有投資主體多元化、管理制度現代化、運行機制市場化、用人機制靈活等特征。
第三條鼓勵市內外高等院校、科研機構、企業等以產學研合作形式在我市創辦新型研發機構,鼓勵大型骨干企業組建企業研究院等新型研發機構。
第四條堅持“誰舉辦、誰負責”原則,舉辦單位應當為新型研發機構管理運行、研發創新和可持續發展提供保障。通遼市新型研發機構實行理事會(董事會)領導下的院(所)長負責制,根據法律法規和各方協議制定章程,依照章程管理運行。
第五條通遼市新型研發機構實行備案制管理。通遼市科技局負責通遼市新型研發機構備案工作。新型研發機構歸口管理部門(包括:旗縣市區科技主管部門,市直相關部門、科研院所,駐市高校等)負責本地區、本行業、本單位新型研發機構備案的審核推薦工作。
第二章 備案條件
第六條通遼市新型研發機構備案應具備以下條件:
(一)獨立法人資格。由市內外高等院校、科研機構、企業等投資主體單獨或聯合出資舉辦,按照科學規范的管理章程運行,在通遼市注冊獨立法人機構。
(二)必須的科研條件。具備開展研究、開發和試驗所需的科研設施、儀器設備及固定辦公和科研場所,舉辦單位能夠共享研發條件的,要簽訂共享協議,按協議執行。
(三)靈活開放的體制機制。建立適應市場化運營的現代科研機構、科研項目、科研經費管理制度和研發人員激勵約束制度;具有靈活的人才激勵機制、開放的引人和用人機制;建立高效的科技成果轉化機制。
(四)穩定的研發團隊和研發投入。常駐研發人員占職工總數比例不低于15%,依托舉辦單位創新資源形成了固定、有效、可持續的研發隊伍和研發鏈接機制;具有穩定的研發經費投入,年度研究開發經費支出占年收入總額比例不低于15%且不低于50萬元(當年注冊成立的不做此要求)。
(五)明確的發展方向和功能定位。符合國家和自治區、通遼市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具有清晰的發展目標和戰略規劃,圍繞通遼市優勢特色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創新需求開展創新活動;形成開展前沿技術研究、工程技術開發、科技成果轉化、高端人才集聚和培養、科技企業孵化、公共技術服務等一體化的功能體系。
第三章備案登記
第七條備案登記程序:
(一)提出備案申請。申請備案機構對照本指引進行自我評價,自評符合備案條件可向歸口管理單位提出申請,按要求填報《通遼市新型研發機構備案登記表》(以下簡稱《登記表》)。
(二)審核信息。歸口管理部門對本地區、本部門、本單位擬備案登記單位填報的《登記表》內容進行認真審核,對通過審核的行文報送通遼市科技局。
(三)專家評審
通遼市科技局組織專家進行評審。
(四)公示發布
通遼市科技局根據專家評審結果,提出通遼市新型研發機構擬備案名單,并向社會公示5個工作日。公示無異議后正式發布。
第八條 新型研發機構備案有效期為3年,期滿可再次申報。
第九條已備案新型研發機構有下列行為之一的,撤銷其備案資格: (一)機構發生重大變化,不再符合第二章規定條件的; (二)存在嚴重弄虛作假行為的; (三)發生科研嚴重失信行為的。
第四章 支持政策
第十條 符合《關于加快推進“科技興蒙”行動支持科技創新若干政策措施》(內黨發〔2020〕17號)和《通遼市深入落實“科技興蒙”行動促進科技創新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通政發〔2021〕91號)規定的,可享受上述政策支持。
第五章 附 則
第十一條本工作指引由通遼市科技局負責解釋。
第十二條本工作指引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原文鏈接:
免責聲明:
本站(華夏泰科)部分信息來源于有關部門官方公示信息,本站進行整理發布,如果信息涉及侵權,請提供權屬證明,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
TOP
客服
電話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