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省委統一部署,2022年8月11日至9月30日,省委第三巡視組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黨組開展了巡視。2023年1月19日,省委巡視組向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黨組反饋了巡視意見。按照巡視工作有關要求,現將巡視整改進展情況予以公布。
一、黨組履行巡視整改主體責任情況
廳黨組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巡視工作重要論述和視察廣東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發揚徹底的自我革命精神,切實把落實巡視整改作為忠誠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的實際行動,有力有序推進巡視整改落地見效。
(一)統一思想認識,壓實整改政治責任。省委第三巡視組向我廳黨組反饋巡視意見后,廳黨組迅速行動,即刻組織召開專題黨組會,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巡視工作重要論述、以及省委關于巡視整改工作的要求,研究部署巡視整改工作。成立由廳黨組主要負責同志任組長的巡視整改工作領導小組,加強對巡視整改工作的組織領導,堅決扛起巡視整改政治責任。廳黨組主要負責同志認真履行第一責任人責任,帶頭領辦重難點任務。領導班子其他成員落實“一崗雙責”,加強對分管領域巡視整改工作的督促指導。其間,召開2022年度民主生活會暨巡視整改專題民主生活會,對照省委巡視反饋意見深刻挖掘問題根源,提出整改措施和個人努力方向,著力引導全廳黨員干部進一步提高思想認識,不斷增強做好巡視整改工作的思想自覺、政治自覺、行動自覺。
(二)全面對照檢視,逐項細化整改舉措。廳黨組切實履行巡視整改主體責任,對照巡視反饋意見,逐條逐項分析研究、細化整改措施,制定整改工作方案及問題清單、任務清單、責任清單,明確牽頭廳領導、責任處室(單位)和時限要求,確保整改工作按時高質完成,為推進巡視整改提供了清晰具體的時間表、路線圖、任務目標。
(三)強化監督檢查,壓茬推進整改落實。廳黨組主動接受各方面監督,自覺接受監督檢查,積極聽取省紀委監委駐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紀檢監察組對巡視整改工作的意見建議。定期召開專題會議,聽取巡視整改階段性進展情況匯報,研究推動解決重點難點問題。領導班子其他成員強化跟蹤督促,多次組織分管的責任處室研究推進巡視整改工作,有力推動整改任務落地落實。
二、巡視整改任務落實情況
(一)關于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制造強國戰略的重要論述、落實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方面
1.扎實推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一是加強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統籌謀劃。認真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制造強國戰略的重要論述和視察廣東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關于高質量建設制造強省的工作安排,堅定“制造業當家”,將20個戰略性產業集群作為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和著力點,加強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十四五”規劃的跟蹤落實,加快推動建立對各地各部門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綜合考核評價體系,全面確保廣東高質量建設制造強省目標和“十四五”期間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主要目標順利完成。指導各地園區立足當地資源稟賦、產業發展基礎等,務實做好園區規劃布局,提升園區產業發展能級。高標準建設承接產業有序轉移主平臺,指導園區用好用足支持產業有序轉移等政策措施,大力承接國內外特別是珠三角地區產業有序轉移,加快吸引優質企業項目落地。
二是提升自主創新能力。發揮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引領作用,高標準培育建設省級制造業創新中心、省級企業技術中心等創新平臺,進一步完善制造業協同創新體系,持續提升企業、產業創新能力。積極培育工業設計研究院,引導企業加大工業設計研究院的投入創建,發展省級工業設計中心,進一步強化設計載體建設。
三是大力推進工業文化發展。制訂出臺《廣東省推動工業文化發展實施方案》,明確目標任務,部門聯動推進工作落實。持續開展省工業遺產認定和工業旅游資源培育工作,進一步加強工業遺產保護利用及工業文化宣傳推廣,傳承弘揚廣東工業文化。
2.加強信息化數字化發展引領
一是推進5G和超高清視頻等產業加快發展。大力發展5G產業,通過“省市聯動、分級負責”工作機制加強對全省5G產業鏈重大項目的跟蹤服務,加快5G應用場景建設,強化應用牽引帶動5G產業發展。研究修訂超高清視頻產業集群行動計劃,做大做強我省超高清視頻戰略性支柱產業集群,加快建設超高清視頻產業發展試驗區,推動我省超高清視頻產業呈現良好發展態勢。
二是促進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深入推進產業集群數字化轉型試點工作,結合試點建設持續加強省級示范基地培育,推動各市加大數字化轉型的政策扶持力度。建設省工業互聯網產業生態供給資源池,做好企業評價和動態管理,促進資源池企業供給服務能力提升,持續優化產業生態。
三是加強工業互聯網安全管理。加強企業信息安全制度建設,為各市開展信息安全應急管理工作、企業應急響應等提供支撐服務。
3.大力強化對民營經濟和中小微企業的服務保障
一是強化中小微企業服務機構管理。完善省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基地認定管理制度,全面梳理有效期內的示范平臺、示范基地并適時發布名單,加強認定后示范平臺、示范基地的指導、支持和動態管理,著力提升示范平臺、示范基地服務能力,持續優化完善中小企業服務工作。
二是著力減輕企業負擔。嚴格按照國家減輕企業負擔工作部署,推動各部門把減輕企業負擔工作落到實處。深入落實國家防范和化解拖欠中小企業賬款工作要求,開展常態化跟蹤與督辦,幫助中小企業紓困解難。出臺《廣東省保障中小企業款項支付投訴處理工作管理辦法(暫行)》,規范投訴辦理工作,不斷優化營商環境。
三是建立健全服務企業、加強政企溝通機制。優化優質企業服務,開展“大手拉小手”對接活動、醫藥行業政企溝通對話會等,拓寬政企溝通渠道。開展“暖春行動”巡回服務行動,組織“堅持制造業當家,加快建設制造強省”等多項專題調研,深入各市和基層、企業面對面座談,深入生產車間一線開展暖企服務,協調解決企業面臨的問題和困難。完善運行分析機制,用好用活“一周一研判、半月一調度、每月一分析”制度,及時對企業發展出現的困難和問題進行調度并協調解決。
4.加大防范化解重大風險隱患力度
一是強化民爆行業安全監管。在前期梳理全省民爆物品生產銷售企業風險點、危險源的基礎上,專門開展民爆行業安全生產專項檢查等工作,切實把民爆行業安全監管職責落實到位。召開全省工信系統安全生產工作電視電話會議,督促各市落實屬地責任、企業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堅決防范和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
二是提高突發事件應急處置能力。及時修訂民用爆炸物品、無線電管理等特殊行業應急預案,切實加強民用爆炸物品、無線電管理等行業的應急管理工作,進一步提高應急處置能力。
三是認真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意識形態工作的重要論述,強化意識形態安全教育,嚴明保密紀律,引導黨員、干部筑牢意識形態安全防線。
(二)關于貫徹落實全面從嚴治黨戰略部署方面
5.認真履行全面從嚴治黨“兩個責任”
一是認真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召開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會議,對全年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進行部署安排。嚴格執行廳進一步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清單,強化廳黨組書記第一責任人責任和班子成員“一崗雙責”落實。廳黨組定期分析研判全面從嚴治黨形勢任務,強化部署,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建立黨內法規學習臺賬,認真抓好黨內法規學習和貫徹落實。
二是完善廉政風險防控機制。建立和完善廳內控機制,圍繞重點領域、關鍵環節,認真查找廉政風險點,完善廉政風險防控工作手冊,加強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
三是強化壓力傳導。發揮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專項考核、黨組織書記抓基層黨建工作述職評議考核“指揮棒”作用,層層壓實管黨治黨政治責任。加強對受處分干部的回訪教育和管理監督,堅持嚴管厚愛結合,做到紀法約束有硬度、批評教育有力度、組織關懷有溫度。加強警示教育,組織參觀廉政教育基地,落實每季度典型案件警示教育等工作,深化以案為鑒、以案促改,推動黨員干部筑牢拒腐防變思想防線。
四是認真履行監督責任。省紀委監委駐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紀檢監察組建立常態化學習制度,不斷提升紀法思維和專業素質能力。聚焦重點領域、關鍵環節深化監督,加大力度處置問題線索。加強對廳機關紀委的業務指導和監督檢查,通過以案代訓、聯動學習等方式,推動廳機關紀委提高監督執紀能力。
6.強化對重點領域的監管
一是強化專項資金使用管理。督促各市切實履行資金使用監管的主體責任,提升財政資金使用效益。加強中小企業信貸風險補償資金管理,定期收集、全面掌握地方實施政策效果,進一步優化運作機制,強化對各市資金使用效益的結果運用。壓實各市屬地管理責任,加強應急物資保障體系建設補助資金(中央直達資金)項目的跟蹤管理,確保資金使用安全高效。
二是強化政府采購項目管理。健全政府采購相關制度,進一步規范政府采購項目采購及驗收程序、規范合同管理,完善政府采購內控流程,防范廉政風險。
三是強化項目評審專家庫管理。強化廳專家庫管理制度落實,堅持從嚴把關、動態管理,持續提升入庫專家質量水平、推進專家庫優化升級,更好凝聚和發揮行業領域專家的專業優勢、學術專長,為我省工業和信息化事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7.加強作風建設
一是嚴格落實“過緊日子”要求。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明確接待標準規范,壓縮開支、節約經費,推動接待工作規范化。
二是提升工作效能。進一步規范廳規范性文件制發程序,嚴格開展行政規范性文件合法性審查,切實提高文件制定水平。加強工業企業調查問卷數據核驗,切實提高數據質量,推動依法統計意識不斷增強、數據分析水平不斷提升。進一步加強信息化建設,優化工作流程,推動提升工作效率、提高工作質量。
(三)關于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方面
8.加強領導班子建設
一是健全議事決策機制。廳黨組嚴格落實民主集中制,完善“三重一大”事項決策機制,不斷提升科學決策、民主決策、依法決策水平。
二是規范議事決策程序。進一步完善廳黨組會、廳務會議事決策機制,確保議事決策程序符合規定要求。
9.嚴格執行干部選拔任用和機構編制管理規定
一是嚴格執行干部選拔任用規定。嚴格落實《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黨委(黨組)討論決定干部任免事項守則》,完善廳管干部選拔任用工作規程,充分發揮黨組領導和把關作用,進一步推動廳干部選拔任用工作規范化、制度化。
二是嚴格執行機構編制管理規定。穩妥有序推動解決部分干部管理權限調整后的安置消化問題,強化機構編制管理剛性約束。
10.加強對干部人事檔案和因私出國(境)的嚴密管理
一是加強干部人事檔案管理。嚴格按照干部人事檔案管理工作要求,以對事實負責、對干部負責的態度,依法依規做好干部人事檔案的管理工作。
二是加強干部因私出國(境)管理。嚴格按照干部因私出國(境)管理要求,做好證照管理工作,嚴格把好證照辦理、領取、使用等各個環節的審核關。通過定期自查、不定期抽查、交叉檢查等,進一步壓實廳屬單位因私出國(境)證照管理責任。
11.加強機關黨建規范化建設
一是持續深化模范機關創建。深入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確保主題教育覆蓋到全部基層黨組織和全體黨員。認真謀劃黨建年度工作計劃,研究制定黨建年度工作要點,認真履行各項職責,不斷增強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配強機關黨建工作力量,加強人員支撐保障。
二是推進基層黨支部規范化、標準化建設。嚴格執行《中國共產黨支部工作條例(試行)》,認真落實《黨支部規范化建設指導標準》相關要求,指導督促廳直屬機關委員會所屬基層黨組織規范開展換屆選舉工作,指導督促認真落實“三會一課”制度,全面提高機關黨的建設質量。
(四)關于落實審計監督發現問題整改方面
一是加快推進省產業發展基金績效評價工作。修訂完善省產業發展基金績效評價相關制度,進一步優化組織實施流程,及早謀劃部署本年度省產業發展基金績效評價工作。健全完善審計整改工作機制,開展審計整改“回頭看”,對整改不到位的問題發出整改督辦函,確保整改到位。
二是加強專項資金文件資料管理。規范文件資料歸檔程序,指定專人負責,并配置專門場所對文件資料進行統一保管。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廳黨組將鍥而不舍,久久為功,持續鞏固拓展巡視整改成果,推動廣東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為廣東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走在前列貢獻工信力量。
(一)進一步凝心鑄魂筑牢根本,忠誠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全面學習、全面把握、全面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持續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制造強國戰略的重要論述和視察廣東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扎實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引領黨員、干部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進一步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切實做到凝心鑄魂筑牢根本、錘煉品格強化忠誠、實干擔當促進發展、踐行宗旨為民造福、廉潔奉公樹立新風。
(二)進一步推動“兩個責任”落實,一刻不停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認真落實全面從嚴治黨“兩個責任”,始終堅持嚴的基調、嚴的措施、嚴的氛圍,持之以恒正風肅紀反腐,鍥而不舍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持續深化糾治“四風”,推進作風建設常態化長效化,堅持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體推進,不斷鞏固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加強干部隊伍建設,堅持嚴管和厚愛相結合,加強對干部全方位管理和經常性監督,落實“三個區分開來”,激勵干部敢于擔當、積極作為。聚焦增強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把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有效實現黨的領導的堅強戰斗堡壘。
(三)進一步鞏固深化整改成果,持續推動巡視整改取得實實在在成效。堅持目標不變、標準不降、力度不減,以高度的政治自覺和強烈的使命擔當持續推進巡視整改工作,對已經完成的整改任務,適時開展監督檢查,防止問題反彈回潮,進一步鞏固和深化整改成果;對仍需要持續推動解決的問題,嚴格按照整改方案,加大整改力度,加強督促檢查,推動整改到位。把建章立制貫穿到整改全過程,不斷健全完善相關制度機制,切實把巡視整改成果轉化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力。
(四)進一步強化責任擔當,奮力推動工業和信息化事業高質量發展。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戰略部署,按照省委十三屆三次全會精神,圍繞省委“1310”具體部署,堅持實體經濟為本、制造業當家,在抓貫徹、謀發展上奮力突破,持續推動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落地見效;在抓產業、添動力上奮力突破,持續推動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在抓項目、建平臺上奮力突破,持續推動有效投資關鍵作用進一步發揮;在抓創新、促升級上奮力突破,持續推動制造業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發展;在育企業、優環境上奮力突破,持續推動民營經濟中小企業激發蓬勃活力;在學思想、強黨性上奮力突破,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廣東實踐中不斷勃發新氣象、干出新業績。
歡迎廣大干部群眾對巡視整改落實情況進行監督。如有意見建議,請及時向我們反映。公開期限:2023年7月20日至8月10日。聯系電話:020-83134771;郵政信箱:廣州市吉祥路100號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郵政編碼510030;電子郵箱:jgdb@gdei.gov.cn。
中共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黨組
2023年7月20日
原文鏈接:
免責聲明:
本站(華夏泰科)部分信息來源于有關部門官方公示信息,本站進行整理發布,如果信息涉及侵權,請提供權屬證明,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
TOP
客服
電話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