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科技興蒙”行動,推動實施科技“突圍”工程,建立以市場為導向的科技成果產業化體系,促進創新鏈與產業鏈深度融合,引領推動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科創資源優勢與通遼市產業發展需求緊密融合,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現面向全市企事業單位、科研院所征集與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開展技術對接需求。現將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

992Tv视频国产精品_亚洲论理片Av无码午夜_非洲黄色视频网站在线看_日产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_久久性精品_97国产精品久久精品久久_精品亚洲大片精品免费看_中文字幕无线在线视频。_中文字幕一区二区免费在线

登錄/注冊后您將獲得:
政策推送
個性化推送政策信息
政策查詢
海量官方政策原文信息
企業查詢
快速查詢企業
數據導出
支持政策信息數據導出
400-086-8855
當前位置:首頁 > 政策資訊 > 關于征集與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技術對接需求的通知

關于征集與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技術對接需求的通知

發布時間:2024年03月26日 17:15:55 發布部門:通遼市科學技術局 收藏

  各旗縣市區科技管理部門,各企事業單位、科研院所:

  為貫徹落實“科技興蒙”行動,推動實施科技“突圍”工程,建立以市場為導向的科技成果產業化體系,促進創新鏈與產業鏈深度融合,引領推動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科創資源優勢與通遼市產業發展需求緊密融合,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現面向全市企事業單位、科研院所征集與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開展技術對接需求。現將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合作背景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是一個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并重、應用研究和技術轉化相結合,以任務帶學科為主要特色的綜合性研究所。當前,我市聚焦發展現代煤化工、新能源及裝備制造、綠色農畜產品生產加工、現代中醫藥等產業,具有原料、環境、產業等區域資源優勢,而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具有新能源、生物技術方面的技術優勢,雙方合作有助于實現科技成果與技術需求精準對接,提升科技成果轉化效率。

  二、征集內容

  征集擬與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開展技術對接需求,擬解決在新能源、生物技術領域產業創新發展中遇到的技術創新、成果轉化等問題。

  三、有關要求

  1.請各企事業單位、科研院所根據實際需要,積極提出擬與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在新能源、生物技術領域的技術對接需求,與屬地科技管理部門聯系并將需求信息報送屬地科技管理部門。

  2.請各旗縣市區科技管理部門高度重視,會同當地產業園區、行業協會,廣泛宣傳、征集一批技術對接需求,于4月1日前將需求匯總表(見附件4)電子版發到市科技局成果科郵箱,郵箱地址tlskjjcgk@163.com。

  附件:

  1.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簡介;

  2.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新能源科技成果匯編;

  3.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生物技術科技成果匯編;

  4.與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技術對接需求匯總表

  通遼市科學技術局

  2023年3月26日

  附件1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簡介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以下簡稱“大連化物所”)創建于1949年3月,1970年正式定名為“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大連化物所是一個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并重、應用研究和技術轉化相結合,以任務帶學科為主要特色的綜合性研究所。七十多年來,大連化物所通過不斷積累和調整,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科研特色。1998年,大連化物所成為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首批試點單位之一;2007年經國家批準籌建潔凈能源國家實驗室;2010年8月,大連化物所在“創新2020”發展戰略研討會中將所發展戰略修訂為“發揮學科綜合優勢,加強技術集成創新,以可持續發展的能源研究為主導,堅持資源環境優化、生物技術和先進材料創新協調發展,在國民經濟和國家安全中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創建世界一流研究所”。

  大連化物所重點學科領域為:催化化學、工程化學、化學激光和分子反應動力學以及近代分析化學和生物技術。

  大連化物所設有儀器分析化學研究室、精細化工研究室、催化基礎國家重點實驗室、化學激光研究室、化學動力學研究室、航天催化與新材料研究室、生物技術研究部、大連光源科學研究室、本草物質科學研究室、燃料電池研究部、生物能源研究部、化石能源與應用催化研究部、節能與環境研究部、低碳催化與工程研究部、太陽能研究部、儲能技術研究部、氫能與先進材料研究部、能源研究技術平臺、能源基礎和戰略研究部、能源材料研究部(籌)、低碳戰略研究中心、動力電池與系統研究中心等21個研究室(部)和1個研究平臺。設有催化基礎和分子反應動力學兩個國家重點實驗室;設有低碳催化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國家催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膜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國家能源低碳催化與工程研發中心等多個國家級科技創新平臺;設有化學激光、分離分析化學、燃料電池及復合電能源、航天催化材料、電化學儲能技術等5個中國科學院院級實驗室。另外,大連化物所還與國外著名大學、公司和研究機構聯合設立了中法催化聯合實驗室、中法可持續能源聯合實驗室、中德催化納米技術伙伴小組、DICP-BP能源創新實驗室、DICP-SABIC先進化學品生產研究中心和中法分子篩聯合實驗室等十幾個國際合作研究機構。

  自建所以來,大連化物所造就了若干享譽國內外的科學家及一大批高素質研究和技術人才,先后有20位科學家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4位當選為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1位當選為歐洲人文和自然科學院院士,1位當選為加拿大工程院國際院士。截至2022年底,在所工作兩院院士14人,創新人才推進計劃入選者23人,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32人,國家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20人。大連化物所是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授權培養博士、碩士學位的單位,具有物理學、化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和化學工程與技術四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大連化物所具有博士生導師、碩士生導師資格審批權,現有博士生導師189人,碩士生導師214人。截至2022年底,在所研究生1664人(含聯合培養560人,留學生68人),其中博士生869人,碩士生795人。已培養研究生3520名,其中博士2478名,碩士1042名。設博士后流動站2個,在站博士后316人。

  2013年以來,以第一完成單位獲得省部級以上獎勵70余項,其中獲得國家獎勵9項,中科院、省部級一等獎20項。張存浩院士獲得2013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甲醇制取低碳烯烴技術”獲得2014年度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納米限域催化”獲得2020年度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

  2013年到2022年,大連化物所發表SCI論文總數11855篇。其中,影響因子大于5的5684篇,2576篇學術論文發表在Science、Nature、Angew. Chem、JACS等頂級學術刊物上(IF>9)。出版科技專著31部。

  2013年到2022年,大連化物所累計申請專利12910件,其中國際專利(含PCT)申請1112件,累計專利授權6222件,其中國際專利授權527件。

  附件4

與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技術對接需求匯總表

申報單位:

 

聯系人: 聯系電話:

序號

技術需求單位名稱

技術需求

名稱

技術需求內容簡介

(不超過150字)

對接類別

對接現狀

需要對接的中國科學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的具體部門或專家

技術需求單位法人代表

技術需求單位聯系人/職務/聯系電話

技術需求單位所在旗縣市區(市直單位填歸口管理單位)

1

                 

2

                 

3

                 

4

                 

5

                 

備注:1.“對接類別”包括:共建園區、共建平臺、聯合攻關、人才引進培養等;

2.“對接現狀”包括:已開展相關領域合作、已簽署協議、未開展相關領域合作、意向等。

 

附件下載
附件2.pdf(點擊下載)
附件下載
附件3.pdf(點擊下載)

 

(責任編輯:chaifeier)

原文鏈接:

THE END

免責聲明:

本站(華夏泰科)部分信息來源于有關部門官方公示信息,本站進行整理發布,如果信息涉及侵權,請提供權屬證明,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