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管委會):
《湛江市推進工業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提質增效工作方案》已經市人民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湛江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2024年7月1日
湛江市推進工業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提質增效工作方案
為全力落實國務院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政策,根據工業和信息化部《推動工業領域設備更新實施方案》和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關于印發廣東省推進工業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提質增效工作方案的通知》(粵工信技改函〔2024〕6號)的要求,加快推動我市工業企業開展新一輪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拉動有效投資、提升發展質效,推動新型工業化進程、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標
堅決貫徹新發展理念,將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作為推進我市產業轉型升級和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堅持市場化推進、標準化引領、軟硬件一體化更新,以擴大生產能力、提高產品質量、降低生產成本、提升生產效率為主要目的,聚焦綠色鋼鐵、綠色石化、綠色能源、綠色食品和藍色海洋經濟“四綠一藍”支柱產業,大力推動工業設備更新、工藝升級、數字賦能、技術創新。實施家電、家具、造紙、羽絨、制鞋、農海產品加工、制糖等優勢傳統產業改造提升工程,加快推動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支持企業積極運用新技術、新設備、新材料、新工藝,不斷提升發展質量和效益。
2024年,推動220家工業企業開展技術改造,推動水產、羽絨、小家電三大細分行業100家制造業中小企業開展數字化轉型;到2025年,完成水產、羽絨、小家電三大細分行業240家制造業中小企業開展數字化轉型。到2027年,工業領域設備投資規模較 2023 年增長25%以上,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關鍵工序數控化率分別超過90%、75%;重點行業能效基準水平以下產能基本退出、主要用能設備能效基本達到節能水平,本質安全水平明顯提升,創新產品加快推廣應用,先進產能比重持續提高。
二、 主要任務
(一)實施技術改造和數字化轉型行動
1.支持工業企業技術改造。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省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的有關政策,加大對工業企業設備更新的支持力度,落實落細省、市兩級企業技術改造專項資金實施細則,鼓勵企業實施設備更新和升級換代,支持企業引進和購置先進設備(含配套軟件,包括與項目設備配套的CAD、CAE等工業軟件),大力發展智能制造裝備,進行生產條件改善,推動生產裝備數字化,提升企業裝備水平,提高產品質量和勞動生產率。充分發揮財政資金引導放大作用,對符合條件的項目設備予以事后獎勵,積極落實省技改金融政策(政府貼息、銀行讓利、保險增信、租賃補貼、風險共擔),引導金融資本參與技改。提振企業投資信心,力促每年全市工業技改投資增速20%以上。
2.推動重點行業設備更新。聚焦我市重點發展產業方向,推動家電、家具、造紙、羽絨、制鞋、農海產品加工、制糖等優勢傳統產業加快落后低效設備淘汰,綠色鋼鐵、綠色石化、綠色能源、綠色食品和藍色海洋經濟等產業更新一批高技術、高效率、高可靠性的先進設備;推動石化化工老舊裝置改造升級,按照國家《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要求加快淘汰落后生產工藝裝備;加大安全裝備在重點領域推廣應用,組織開展推廣安全應急裝備應用典型案例、家庭應急產品規范企業征集等,提升行業本質安全水平。
3.推進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積極推進湛江市數字化轉型促進中心建設,圍繞數字化改造確定的水產、小家電、羽絨等細分行業,在推進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城市試點工作過程中,匯聚數字化服務商建立服務生態資源池。降低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成本,鼓勵中小企業在研發設計、生產制造、供應鏈采購、倉儲物流、營銷銷售、售后服務等關鍵業務環節應用“小快輕準”數字化產品進行改造,實現業務數字化。同時借助牽引單位建設細分行業產業鏈平臺,探索培育多種數字化轉型新模式,為未來實現鏈式轉型奠定基礎。
(二)實施企業技改服務和降成本行動
1.強化技改政策宣貫和技改人才培養。開展“技改服務進企業”活動,加強技改政策的宣貫,幫助企業更好地“知、懂、用、享”相關政策。同時,面向工業企業從事技術改造相關工作的管理人員及技術骨干等,開展企業技術改造經驗分享、技術改造統計納統工作的宣傳培訓與指導服務,梳理展示重點企業、重點項目推進技術改造工作的經驗做法。
2.加強企業技改服務。多渠道為企業籌集技改資金提供支持,鼓勵企業利用自有資金加大技改投資力度。培育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基地,推薦企業申報省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示范基地。充分發揮信貸風險補償金杠桿作用,推動增加入池企業數量和引導增加合作金融機構,使更多中小微企業享受條件更為寬泛的信貸增信。
3.降低制造業企業成本。強化企業服務,貫徹落實《廣東省降低制造業成本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充分釋放政策效應,全力推動降低制造業稅費、用電、物流、融資和社保等成本,提升制造業企業競爭優勢。貫徹落實國家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的有關政策,用好國家工業企業設備更新相關財稅、金融政策,爭取國家技術改造相關資金支持。
(三)實施優質企業培育行動
1.培育技改優質企業。制訂我市“鏈主”企業遴選工作方案,開展省級“鏈主”企業和制造業單項冠軍培育工作;認真貫徹落實《廣東省推動專精特新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建立專精特新企業梯度培育庫,按照梯度培育原則分類做好省級創新型、專精特新和國家“小巨人”企業的申報和發展指導工作,加大國家、省、市政策工具包的宣貫和落實力度,支持引導企業不斷加大創新研發投入,培育核心競爭力,力爭實現我市省級專精特新企業到2027年突破200家。
2.激發企業創新活力。引導龍頭骨干企業加大創新投入,鼓勵支持企業積極參與制造業創新中心、企業技術中心等平臺載體培育建設。充分發揮創新中心和技術中心輻射引領作用,促進產業鏈上中下游協同創新、產學研用深度融合;支持引導工業企業運用數字化技術、智能化裝備改造提升現有產業鏈供應鏈,大力推廣制造業企業數字化“鏈式改造”模式。力爭到2027年培育30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
3.推動智能制造發展。推廣應用智能制造裝備和軟件,以“機器換人、數據換腦”推動制造業全流程智能化,加快建設智能工廠。深化人工智能技術在研發設計、中試驗證、生產制造、營銷服務、運營管理等場景融合應用。帶動傳統產業向智能制造升級。引導企業采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對現有設施、工藝條件及生產服務等進行改造提升。
(四)實施節能降碳和資源循環利用行動
1.加強綠色工廠培育。按照廠房集約化、原料無害化、生產潔凈化、廢物資源化、能源低碳化原則,結合行業特點,在市級清潔生產企業基礎上培育創建綠色工廠,樹立示范。鼓勵企業應用綠色低碳標準建設改造廠房,選用環境友好的原輔材料、清潔的能源、先進適用的清潔生產工藝技術和高效末端治理裝備,優化工廠用能結構,開發生產綠色產品,建立資源回收循環利用機制,實現綠色發展。
2.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落實國家、省綠色裝備推廣行動,加快推動鋼鐵、建材、家電等行業生產設備綠色化改造。落實《廣東省工業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對照《重點用能產品設備能效先進水平、節能水平和準入水平(2024 年版)》,以能效水平提升為重點,鼓勵工業企業開展節能診斷和能效對標,加快推動重點用能設備系統節能改造,推廣應用先進節能降碳技術、工藝、裝備和產品。嚴格落實能耗、排放、質量、安全等強制性標準和設備淘汰目錄,依法依規淘汰不達標設備。
3.推動廢舊資源循環利用。落實國家、省有關意見要求,推動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資源化利用和新能源汽車退役動力蓄電池綜合利用。支持鼓勵市內再生資源利用企業提標升級,積極申報國家規范條件企業。推進列入國家、省、市三級重點監控用水單位名錄的高耗水工業企業建設節水型企業,促進工業廢水循環利用。
(五)實施質量提升和品質升級行動
1.加強質量品牌建設。貫徹落實“廣東制造”質量品牌提升工程,支持企業以卓越質量為目標建立先進質量管理體系,提升質量管理水平。開展質量提升培訓,組織中小企業參加省質量管理和品牌塑造高級研修班,推廣宣傳一批工業企業質量品牌成長優秀實戰案例。落實國家在重點用能行業重點領域發布的節能降碳、環保、安全、循環利用等相關標準,引導企業對標先進標準實施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提升產品質量。
2.推動消費品工業智改數轉。推動食品飲料、紡織服裝、家電、養老產品等消費品工業企業開展產業智能化數字化。落實“技改十條”,引導企業“智改數轉網聯”,推動紡織服裝、家具、食品等行業數字化轉型指引的有效應用。
3.推動食品工業提質升級。貫徹實施食品工業企業誠信管理體系,組織對轄區內規模以上食品工業企業開展相關培訓。加快遂溪縣食品工業培育試點縣建設,持續壯大食品產業規模,做強做優“湛品”食品工業品牌。積極推進食品企業技術改造,以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為導向,引導食品企業采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對現有設施、工藝條件及生產服務等進行改造提升。
4.強化產品設計創新應用。以工業設計促進產品推陳出新,深入實施工業設計賦能行動,積極培育省級工業設計中心,組織企業參加國際設計大賽。鼓勵企業研制推廣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實施《重點新材料首批次應用示范指導目錄(2024年版)》,加快推動重點新材料首批次應用。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部門統籌協調。繼續將工業技術改造投資工作納入市工業經濟運行會商機制,定期調度工業技術改造投資,及時發現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并協調解決。市、縣(市、區)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要對照本方案抓好推進落實,提前謀劃儲備高質量的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項目;要會同統計部門加強企業技術改造統計納統工作的宣傳培訓與指導服務,確保工業技術改造項目應統盡統。
(二)加大資金支持力度。加大對工業企業設備更新的支持力度,落實落細企業技術改造專項資金相關政策,充分發揮財政資金引導放大作用。用好技改金融政策,引導金融機構及時對接有融資需求的優質企業,聚焦設備更新、技術改造、數字化轉型、綠色低碳等創新金融產品,加大對我市工業企業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的支持力度。
(三)強化考核跟蹤問效。建立完善工業技術改造投資“月通報、季督導、年考核”工作機制,每月通報各縣(市、區)工業技術改造投資情況,對完成不理想的地區適時通過通報、約談等方式督促整改;每季度對各縣(市、區)工業技術改造工作突出問題開展督促指導,聚焦年度目標任務,分析存在問題、研判投資形勢、解決實際問題。同時,將工業技術改造投資增長情況納入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考核體系。
本方案將根據省有關政策進行動態調整。
原文鏈接:
免責聲明:
本站(華夏泰科)部分信息來源于有關部門官方公示信息,本站進行整理發布,如果信息涉及侵權,請提供權屬證明,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
TOP
客服
電話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