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鎮人民政府,各相關部門,新金山發展公司,碳谷綠灣公司:
為進一步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優化資源配置結構,推動產業規模和效益提升,經2024年區投資促進與招商引資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專題會議通過,現將《金山區工業企業資源利用效率評價辦法》印發給你們。請各單位緊密聯系實際,積極組織,有效落實,推進我區經濟高質量發展。
特此通知。
附件:金山區工業企業資源利用效率評價辦法
上海市金山區經濟委員會
上海市金山區規劃和自然資源局
上海市金山區生態環境局
上海市金山區統計局
2024年10月15日
附件
金山區工業企業資源利用效率評價辦法
根據《關于本市促進資源高效率配置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滬府發〔2018〕41號)《關于開展資源利用效率評價工作的指導意見》(滬經信產〔2019〕206號)《關于本市全面推進土地資源高質量利用的若干意見》(滬府規〔2023〕12號)等文件精神,結合金山區實際,特制定本辦法。
一、指導思想
堅持創新引領、質量第一、效益優先,著力提高經濟密度,提高投促產出效率。樹立“以畝產論英雄、以效益論英雄、以能耗論英雄、以環境論英雄”的績效導向,建立資源利用效率評價辦法,深入貫徹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要求,以評促轉、以評促優,形成四個“論英雄”的激勵約束機制。通過全面實施工業企業資源利用效率評價,著力構建差別化政策引導機制,優化資源配置,提升經濟密度,逐步形成“進高”“退低”的產業發展導向,為打造“上海制造”品牌重要承載區提供有力支撐。
二、基本原則
(一)政府引導、科學評價。充分發揮政府引導推動作用,建立科學績效評價體系,運用信息化手段,確保評價數據來源客觀真實,評價辦法科學合理,評價過程公開公正,循序漸進落實差別化政策措施,規范有序推進各項工作。
(二)效益優先、綜合評價。堅持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環境效益評價相結合,以資源產出效益為核心,全面反映企業發展綜合效益,推動產業高端化、綠色化發展。
(三)分類指導、分層服務。建立資源要素差別化配置機制,強化政策約束和激勵機制,支持各類要素資源向優質企業集聚,促進資源要素的合理流動和優化組合,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三、評價方法
(一)評價范圍
全區范圍內除電廠、燃氣、給排水、垃圾焚燒、污水處理等領域外的工業企業。其中,用地企業土地摘牌滿3年納入評價范圍,滿5年開始實施政策;廠房租賃企業租期滿1年納入評價范圍,滿3年開始實施政策。
(二)評價指標和權重設置
1.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要按照畝均稅收、畝均產值、萬元產值能耗、萬元產值COD排放量、萬元產值VOCs排放量、人均產值等指標按百分制進行評價,其中,畝均稅收50分,畝均產值20分、萬元產值能耗15分、萬元產值COD排放量5分、萬元產值VOCs排放量5分、人均產值5分,總分100分。
2.規模以下工業企業:主要按照畝均稅收指標按百分制進行評價,總分100分。
以上各項指標按前三年平均值計算(未滿三年的按實際年度平均值計算)。
(三)加分、扣分
企業根據各項指標數據評分,符合條件的企業根據加分、扣分標準最終定級。
1.加分指標
(1)屬于市級專精特新企業,加5分;屬于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加10分;屬于單項冠軍制造業示范企業,加15分。
(2)屬于市級品牌企業,加5分;屬于國家級品牌企業,加10分。
(3)屬于掛牌企業,加5分;屬于上市企業,加10分。
(4)屬于市級及以上智能制造示范企業,加10分。
(5)屬于市級工程研究中心、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或市級企業技術中心的企業,加5分;屬于國家級科技研發中心的企業,加10分。
(6)屬于高新技術企業,加10分。
以上累計加分不超過30分。
2.扣分指標
(1)不符合產業導向的高能耗、高污染、高危險、低效益企業,扣10分;列入上海市產業結構調整負面清單限制類的生產工藝、裝備和產品的企業,扣20分;列入上海市產業結構調整負面清單淘汰類的企業直接列入D檔。
(2)近兩年存在稅務、安全生產、環保、勞資等違規違法行為的,扣10分,情節嚴重的,扣20分。
(3)近兩年在經營方面發生違規失信行為的,扣10分,情節嚴重的,扣20分。
四、企業分類
根據企業資源利用效率評價得分,按照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與規模以下工業企業分別評為A、B、C、D四類。
A類企業為綜合評價得分位列全區排名前30%(含)的規上企業及位列全區排名前3%(含)的規下企業。
B類企業為綜合評價得分位列全區排名前31%—60%(含)的規上企業及位列全區排名前4%—25%(含)的規下企業。
C類企業為綜合評價得分位列全區排名61%—95%(含)的規上企業及位列全區排名26%—90%(含)的規下企業。
D類企業為綜合評價得分位列全區排名最后5%以內的規上企業及位列全區排名最后10%以內的規下企業。
五、評價程序
依托金山區經濟信息管理平臺,按照《金山區工業企業資源利用效率評價操作細則》,對企業的各項指標進行評價計分、按綜合得分高低進行排序,再按設定的比例確定企業等級。
對A、B、C、D四類企業的分類實行動態管理,資源利用效率評價每年評價一次,原則上每年6月底前完成上一年度資源利用效率評價工作。
六、結果應用
根據評價結果,對企業實施分類施策。
A類企業列入優先發展類,支持企業加快發展,給予優先服務、優先資源要素保障、優先政策支持等。
B類企業列入鼓勵提升類,鼓勵企業提升能級,引導企業產品升級、技術升級、資源利用升級等。
C類企業列入調整轉型類,引導督促企業進行調整轉型,支持符合產業導向的企業開展技術改造,限制落后產能擴張。
D類企業列入監管整治類,加強以環境保護、安全生產、資源節約為重點的監管整治,引導企業開展產業結構調整。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
依托金山區工業企業資源利用效率評價協同推進工作機制,發揮部門聯動平臺作用,由金山區經濟委員會牽頭區統計局、區規劃資源局、區生態環境局等相關部門開展評價工作。各鎮(園區)和有關部門要高度重視工業企業資源利用效率評價與應用工作,配強工作力量,增加工作主動性,確保工作落實到位。
(二)加強信息支撐
根據金山區經濟信息管理平臺數據信息報送要求,相關委辦局、鎮(園區)負責提供各類數據,不斷完善企業信息數據庫,為開展工業企業資源利用效率評價奠定基礎。
(三)加強結果應用
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做好評價結果發布工作,各有關職能部門根據評價結果落實好差別化政策。
八、附則
本辦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8年12月31日。
附件:金山區工業企業資源利用效率評價操作細則
附件
金山區工業企業資源利用效率評價操作細則
根據《金山區工業企業資源利用效率評價辦法》,特制定本細則。
一、指標解釋
畝均稅收:指企業每個會計年度每畝地納稅標準。
畝均產值:指企業每個會計年度每畝地產值。
萬元產值能耗:指企業每個會計年度每萬元工業產值所消耗的能源。
萬元產值COD排放量:指企業每個會計年度每萬元工業產值所排放的化學需氧量。
萬元產值VOCs排放量:指企業每個會計年度每萬元工業產值所排放的揮發性有機化合物。
人均產值:指企業人均工業總產值。
以上各項指標按前三年平均值計算(未滿三年的按實際年度平均值計算)。
二、指標基準值
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畝均稅收25萬元,畝均產值400萬元,萬元產值能耗以上海產業能效指南(2023版)為基準值,萬元產值COD排放量、萬元產值VOCs排放量、人均產值以全區平均值為基準值。
規模以下工業企業:畝均稅收25萬元為基準值。
三、評價得分計算方法
(一)單項指標計算方法
畝均稅收計分公式:指標值/基準值×權重。指標值按照“企業實繳稅金/土地面積”計算得出,其中“企業實繳稅收”按照實際入庫數;“土地面積”是指企業實際擁有土地的面積,分國土資源部門已登記和未登記的用地面積(由各鎮、工業園區提供,區規劃資源局審核)。
畝均產值計分公式:指標值/基準值×權重。指標值按照“企業工業總產值/土地面積”。其中“企業工業總產值”是指工業企業單年度內生產的工業最終產品或提供勞務性活動的總價值量(由區經委會同相關部門提供)。
萬元產值能耗計分公式:基準值/指標值×權重,指標值按照“企業總用能/企業工業總產值”計算得出,其中“總用能(能源消費量)”指工業企業在工業生產活動和非工業生產活動中消費的能源(由區經委會同相關部門提供)。
萬元產值COD排放量計分公式:基準值/指標值×權重,指標值按照“企業COD排放總量/企業工業總產值”計算得出,其中“企業COD排放總量”可從歷年的環境統計數據中獲取。(由區生態環境局提供)。
萬元產值VOCs排放量計分公式:基準值/指標值×權重,指標值按照“企業VOCs排放總量/企業工業總產值”計算得出, “企業VOCs排放總量”可從歷年的環境統計數據中獲取。(由區生態環境局提供)。
人均產值計分公式:指標值/基準值×權重。指標值按照“企業工業總產值/全部從業人員平均人數”計算得出,其中“全部從業人員平均人數”是指報告期內(年度、季度、月度)平均擁有的從業人員數(由區經委會同相關部門提供)。
出租企業按照所在地塊所有落地企業的指標之和計算;承租企業土地面積按租賃建筑面積和容積率折算。
(二)綜合得分計算方法
企業得分為每項指標數據得分之和。單項指標得分為該指標前三年平均值除以基準值乘以權重(未滿三年的按實際年度平均值計算),最高得分不超過該項權數的2倍,最低為零分。企業某項指標為負值或空缺的,該項得分為零,其中COD、VOCs排放指標企業確無排放或排放量不大且未納入環境統計范圍的企業得滿分。
四、分類施策內容
(一)A類企業(優先發展類)
1.優先推薦企業申報國家級、市級、區級各類扶持政策包括但不限于人才、科技創新、品牌、金融、貿易等。
2.優先推薦各類榮譽獎項評比,包括但不限于百強企業、區長質量獎、上海名牌、著名商標、中華老字號評選等。
3.對獲得國家級、市級扶持政策的,按規定優先給予區級配套。
4.對企業新建、改擴建項目涉及的用電、用水、新增用能、新增排污和用地需求,予以優先保障。
5.對企業存量工業用地擴建廠房及輔助設施,用于工業企業自身發展而按規劃提高容積率的,免收土地增容價款。
6.保障信貸需求,金融機構在企業信用評級、貸款授信和利率優惠中給予優先支持。
7.優先納入區鎮領導聯系服務企業范圍。
8.優先納入審批服務綠色通道。
9.優先列入稅收、社保等誠信單位。
(二)B類企業(鼓勵提升類)
1.經相關部門認定可推薦企業申報國家級、市級、區級各類扶持政策以及適度支持各類榮譽獎項評比。
2.支持企業開展技術改造,提升產品創新,并在用地資源等方面給予一定傾斜。
3.對企業存量工業用地擴建廠房及輔助設施,用于工業企業自身發展而按規劃提高容積率的,按50%比例收取土地增容價款。
(三)C類企業(調整轉型類)
1.支持企業開展清潔生產、節能減排等技術改造。
2.符合產業導向的有條件支持企業轉型升級,不符合產業導向的列入負面清單,限制落后產能擴張及資源供給。
3.嚴格限制政府政策支持。
(四)D類企業(監管整治類)
1.逐步列入產業結構調整范圍,逐步予以調整淘汰。
2.嚴格控制用電、用水、用能等環境容量資源要素供給,實行差別化政策引導倒逼企業產業結構調整。
3.不予改擴建、原產能擴張。
4.加強稅務、市場、安全生產、環保等綜合監管力度。
5.原則上禁止政府政策支持。
原文鏈接:
免責聲明:
本站(華夏泰科)部分信息來源于有關部門官方公示信息,本站進行整理發布,如果信息涉及侵權,請提供權屬證明,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
TOP
客服
電話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