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央、省、市關于扎實推進“健全應急處置機制”專項工作的一系列要求,為了進一步加強我局應急管理工作,提高預防和處置因商務活動引發的群體性事件、意識形態事件和大規模暴力犯罪事件的能力,維護社會穩定和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有效應對我市商務企業的突發公共事件。結合我局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執行中央、省、市關于健全應急處置機制的工作部署,深入研究群體性事件、意識形態突發事件和大規模暴力犯罪事件發生的特點和規律,認真總結處置社會安全事件的經驗和教訓,促進重大社會安全事件、意識形態突發事件應急處置工作科學化、制度化、規范化建設,為推動惠州搶抓新一輪發展機遇,努力建設國內一流城市作出積極貢獻。
二、工作原則
(一)始終堅持“以人為本、切實維護群眾利益”原則。要把人民群眾的人身安全放在工作首位,堅決維護企業的生產生活安全,最大限度地減少因商務企業群體性事件、意識形態突發事件和大規模暴力犯罪事件引起的生命安全事故和危害。
(二)始終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原則。針對商務企業商務活動次數多、密度大,易發群體性事件和大規模暴力犯罪事件的特點,我局建立健全應急處置機制,把應急管理工作、應對商務企業突發公共事件、處置涉商務領域意識形態突發事件擺上重要議事日程,融入到日常工作中,同時作為領導干部的年度考核指標之一。
(三)始終 堅持“屬地管理、分工協作”原則。貫徹落實應急管理工作責任,目標到崗,責任到位,任務到人,全市各級商務主管部門對所屬商務企業的安全生產工作負責,預防群體性事件、意識形態事件和大規模暴力犯罪事件,一旦發生相應事件,迅速有效地控制事態發展;對于超出本部門職能范圍的,迅速上報當地政府或上級部門,請求提供應急援助。
三、組織機構
為負責協助全市商務企業突發公共事件的統一調度,協調市應急指揮部進行相關的應急處置。因局人事調整,我局完善了惠州市商務局應急管理工作領導小組。
組長: 黃松茂 局長
副組長: 蘇同果 機關黨委書記
林乾森 副局長
劉志宏 副局長
黃曉鵬 副局長
黃華勇 黨組成員
陳 勇 副局長
成 員:
劉 勇 辦公室主任
張鎮龍 政策法規科副科長(臨時負責人)
曹 雨 綜合業務科(臨時負責人)
周雪峰 外資管理科科長
張照俠 貿易管理科副科長(臨時負責人)
葉向軍 外貿科科長
劉 煒 市場科科長
陳 煒 商貿服務與電子商務科科長
謝威威 投資促進科科長
羅 丹 對外經濟合作科科長
楊宇輝 商務交流科科長
鐘明妹 口岸科科長
黃麗敏 人事科科長
楊 波 機關黨委專職副書記
林在榮 市投資促進中心主任
黃曉華 市貿易發展中心主任
下設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局辦公室。
四、工作職責
(一)隨時掌握和向上級部門報告與商務領域有關的重要情況、動態、意識形態事件和突發公共事件,保證應急聯絡暢通。
(二)督辦、落實上級領導有關商務應急管理工作方面的指示,協助上級及協調有關部門處置商務領域重大突發公共事件。
(三)承辦有關應急管理工作的會議、活動,處理應急管理方面的文電,上報商務應急工作信息,對外發布有關商務應急管理工作的新聞信息。
(四)協調指導全市商務主管部門應急管理工作。
(五)承辦商務部應急辦、省商務廳應急辦及市政府交辦的應急管理工作的其他事項。
五、運行機制
(一)預防與預警
1.落實局領導干部分工聯系商務企業的制度。采取市局領導干部與重點商務企業聯系、各縣(區)局領導與本轄區商務企業聯系的分工聯系方式,局領導干部要深入企業,對于商務企業中存在的一些不穩定因素,要認真分析事態、掐斷隱患苗頭,積極協助本級政府及有關部門協調解決企業難題,防患于未然。
2.嚴格執行定期排查工作制度。按照局領導干部分工及安排,認真做好安全生產的管理工作,重點排查舊廠房企業等問題工廠,排查易燃易爆企業、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嚴格審查易制毒化學品的進出口,做好外商投資企業年檢和相關監管工作。一旦發現安全隱患,堅決勒令停產整頓。
3.開通順暢的反映訴求渠道。對外公布我局辦公電話、電子郵箱和網站地址,充分發揮局網站上的咨詢和投訴平臺和商務服務監督員的監督作用,通過會議協調和現場咨詢等方式,為商務企業釋疑解惑、力求化解矛盾,維護企業和員工的合法權利,著力預防意識形態事件發生。
4.堅持節假日值班制度。嚴格實行節假日三級值班制度,值班期間值班人員必須在崗,遇因商務活動引發的群體性事件和大規模暴力犯罪事件要迅速反應,盡職盡責協助當地做好維穩和解決處理工作。
5.完善事故監測、預警和報告機制。全市商務主管部門應建立完備的事故監測預警報告和應急處理機制,對轄區范圍內的商務企業要不定期檢查,對排查出來的問題做好登記造冊工作;加強對所屬領域網絡安全的監測監管,發現重大問題應及時報告并做出應急處理。涉及重大突發公共事件和意識形態事件時,相關商務部門要迅速掌握其基本情況,包括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誘因、涉及人數等,準確界定事故性質及程度,及時向所在地黨委、政府和市局報告。
(二)突發事件處置程序
接到因商務活動引發的群體性事件、意識形態事件和大規模暴力犯罪事件報告后,局應急管理工作領導小組要高度重視,負起指揮責任,并派出一名成員迅速趕到現場,向在場有關領導報告到位情況,聽從安排。
參與應急工作領導要根據事態發展,分析應急處理重點,落實責任領導,由相關科室牽頭,分工協作,密切配合市應急指揮部等有關部門做好有關應急處置工作。
1.商務企業突發安全事故或貨物進出口突發事件,如化學品制毒、有害化學品泄漏、設備安全事故、涉及大規模的通關阻塞等。接到預報后,局應急管理工作領導小組要及時向市應急指揮部等上級有關部門匯報情況,根據指示有序開展應急處置工作。掛鉤企業領導及責任科室成員要配合有關部門疏散群眾、維持現場秩序等,了解情況后,及時向局領導小組匯報具體情況。
2.商務企業勞資糾紛、集體罷工或上訪、恐怖襲擊等突發事件。接到預報后,局應急管理工作領導小組要及時向市應急指揮部等上級有關部門匯報情況,根據指示有序開展應急處置工作。掛鉤企業領導及責任科室成員留在現場,密切配合勞動部門做好相關調解工作。
3.因自然災害引起的突發事件,如商務企業發生火災等。接到預報后,局應急管理工作領導小組要及時向市應急指揮部等上級有關部門匯報情況,根據指示有序開展應急處置工作。掛鉤企業領導及責任科室成員要負責配合消防、公安、安監、衛生等部門,協助安排傷亡人員的救援等。
4.公共衛生事件,如商務企業發生規模性傳染性疾病、食物中毒等事件。接到預報后,局應急管理工作領導小組要及時向市應急指揮部等上級有關部門匯報情況,根據指示有序開展應急處置工作。掛鉤企業領導及責任科室成員要協助衛生部門做好控制事態發展及救治受害人員等工作。
5.涉商務領域意識形態事件。接到事件預報后,局應急管理工作領導小組即時召開應對會議,會商研判輿情處理措施。具體涉及縣(區)商務部門工作領域,及時通知縣(區)商務部門向當地政府及相關部門匯報并采取應急處理措施,隨時監控事件動態。如為特別重大網絡輿情、重大或較大網絡輿情,要及時報告上級相關部門,結合上級指示和實際情況,開展應急處置工作,及時有效地對輿情加以引導和回復。
(三)后期處置與信息發布
1.事件平息后,局應急管理工作領導小組視情況形成材料向市委、市政府報告,并繼續關注事發企業的發展態勢,將工作做細做深入,防止出現反彈。
2.組織人力,加大對容易出現此類問題的商務企業的排查力度,力爭把問題解決于萌芽狀態。對重點地區、重點問題和重點人員的動態,要及時掌握、緊密跟蹤。不屬于我局職能范圍的,積極配合相關部門做好突發事件的善后工作,安撫企業員工情緒,促使企業盡快恢復生產。
3.主動引導輿論導向。如需向社會發布有關信息,請示市委、市政府后,由局突發事件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統一發布,盡可能地減少事件的負面影響。要積極探索健全應急處置的新思路、新辦法、新機制、注重發現培養典型,交流推廣經驗。
2024年10月25日
原文鏈接:
免責聲明:
本站(華夏泰科)部分信息來源于有關部門官方公示信息,本站進行整理發布,如果信息涉及侵權,請提供權屬證明,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
TOP
客服
電話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