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重點產業鏈“鏈主”及相關企業(機構):
為貫徹落實《廣州市構建“鏈長制”推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穗廳字〔2021〕17號),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速推進“產業科技互促雙強”,推動創新鏈與產業鏈供需對接的深度匹配,市“鏈長制”辦公室(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現組織開展企業技術難題和相關需求征集工作。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總體思路及路徑
立足我市超大規模城市產業基礎厚實、科研資源匯聚、應用場景豐富等優勢,堅持產業需求導向和問題導向,實施“產業鏈出題、創新鏈答題”新路徑。通過開展重點產業鏈企業技術難題和需求征集,支持重點產業鏈“鏈主”和“鏈上”企業圍繞關鍵核心技術難題和共性需求“張榜”,引導推動“泛院士”團隊、大院大所、新型研發機構等“揭榜”,籌劃“院士智鏈行”系列活動,以需求側為牽引開展產業科技創新交流對接,為企業提供“用得起、用得上、用得好”的科技成果,推動新技術實現快速迭代和產業化規模化應用,促進產業鏈與創新鏈雙向深度融合。
二、供給側資源
(一)“泛院士”團隊高端創新資源
依托廣東省院士聯合會擁有近400名會員院士、緊密聯絡服務超1000名院士候選人梯隊等高端科技人才的平臺資源優勢,組織院士專家團隊、新型研發機構、產業技術服務平臺等優質創新資源走進企業,開展產業科技創新交流對接活動,圍繞企業創新需求鏈接不同領域的“泛院士”團隊高端創新成果及企業資源,打通科技成果轉化路徑,加速創新成果產業化。
(二)科技創新平臺資源
廣州構建了以廣州實驗室和粵港澳大灣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2大國家級最高科研力量為引領,人類細胞譜系大科學研究設施和冷泉生態系統研究裝置2個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為骨干,國際大科學計劃、國家新型顯示技術創新中心、4家省實驗室、一批高水平新型研發機構為基礎的“2+2+N”科技創新平臺體系,為企業成果轉化和市場應用提供了廣闊空間。通過持續推動企業與科技創新平臺的有機聯動,鼓勵創新平臺和企業主動開放資源和應用場景,促進創新成果在實踐中實現技術驗證、場景拓展應用和快速迭代,加速創新成果落地轉化和產業化應用。
(三)制造業創新平臺資源
廣州擁有2家國家級和12家省級制造業創新中心,以及16家國家產業技術基礎公共服務平臺,整合了關鍵共性技術研發、科技成果轉化推廣等支撐服務資源,可提供預研試制、性能檢測、適配驗證、中試實證、知識產權、國際認證咨詢及針對性的整體解決方案等服務,以市場化手段將創新成果快速產業化。
(四)“產學研用”協同創新資源
廣州科教資源富集、實驗室創新平臺聚集、科研人才云集,擁有84所高校,國家重點實驗室21家(占全省70%)、省重點實驗室214家(占全省61%)、省級新型研發機構63家、省級以上創新平臺3145個、國家級和省級國際科技合作基地34個,可為制造業創新提供人才、技術、平臺、孵化等多方面支持。
三、需求側征集條件
(一)聚焦企業發展中亟需突破的技術難題和需求,且目前依靠企業自身技術研發力量難以解決,技術需求研發成功后能顯著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
(二)征集的企業技術難題和需求應明確清晰,包括人工智能技術應用、科技成果轉化、數字化轉型及其他對技術供給方或技術攻關方的條件要求等內容,要求主要指標明確、量化、精準。
四、填報要求
請各重點產業鏈“鏈主”及相關企業(機構)積極填報《廣州市重點產業鏈企業難題和需求調查問卷》(通過鏈接https://f.wps.cn/g/VqlnCreR/或掃描以下二維碼進行填寫),并于2024年11月30日前提交。此次調查數據為市“鏈長制”辦公室摸查企業創新需求,為后續開展供需對接作參考依據使用,不作他用。
廣州市“鏈長制”辦公室
2024年10月30日
(聯系人:張嘉欣,聯系電話:83123995)
原文鏈接:
免責聲明:
本站(華夏泰科)部分信息來源于有關部門官方公示信息,本站進行整理發布,如果信息涉及侵權,請提供權屬證明,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
TOP
客服
電話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