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省級園區發展建設聯席會議辦公室
關于印發《關于支持海南生態軟件園改革創新打造“新標桿”行動的意見》的通知
?
澄邁縣人民政府,省級園區發展建設聯席會議成員單位:
為推動海南生態軟件園實現政府支持轉型和園區發展轉型邁上新臺階,創新破局培育發展數字經濟新質生產力,爭創海南自貿港園區發展典范和改革創新“新標桿”,現將《關于支持海南生態軟件園改革創新打造“新標桿”行動的意見》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落實。
?
海南省省級園區發展建設聯席會議辦公室(代章)
??????????????2025年3月22日?????
?
(此件主動公開)
?
?
?
關于支持海南生態軟件園改革創新打造
“新標桿”行動的意見
?
為推動海南生態軟件園(以下簡稱“園區”)實現政府支持轉型和園區發展轉型邁上新臺階,由“政策驅動”向“創新驅動”和“應用驅動”轉變,創新破局培育發展數字經濟新質生產力,全力推動園區高質量發展,爭創海南自貿港園區發展典范和改革創新“新標桿”,現提出如下意見。
一、總體要求
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和省委八屆五次全會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海南工作系列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重點抓好政府支持轉型和園區發展轉型“兩個轉型”,加快培育發展數字經濟新質生產力,以園區作為構建具有海南特色和優勢的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重要載體和平臺,推動園區高質量發展,開展系統性創新,支持園區在新技術、新模式、新動能、新要素的催生和推動上走在前列,以制度集成創新為核心,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聚焦全局、重視政策閉環、突出實效,加快打造數字經濟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標桿地、數據跨境服務示范地。
二、發展目標
加快政府支持轉型,加強制度集成創新,提升園區發展能級,推動園區發展轉型,聚焦數字生產力,積極吸納和集聚區域創新及消費要素資源,加快建設國家數字服務出口基地,高標準建設國家區塊鏈試驗區,打造全球數字內容新高地,建設成為創新力、影響力卓著的海南自貿港樣板園區。以數字經濟核心產業為主導,保持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增速“兩位數”增長,2027年實現園區年度稅收收入與經濟收入同步增長,數字經濟核心產業營收占園區總營收比重超25%,園區內高新技術企業數量達到200家,專精特新企業數量達到30家,人才累計規模達3萬人。
三、重點任務
(一)支持體系化創新,加快園區轉型發展
1.支持園區創新產業發展模式。基于區塊鏈、AI、大數據等數字技術的應用和數字金融的創新推動新經濟、新理念、新模式的裂變式發展,支持園區圍繞數字公民、數字企業建設自由數字港,推動園區由土地要素轉型為數據要素驅動的線上線下一體化產業聚合營運平臺,通過技術創新推動制度創新實現產業創新。支持園區發展平臺經濟,創新網絡貨運、靈活用工等平臺模式。支持園區創新應用“場景+基金+政策”的產業培育模式和“選擇賽道,尋找龍頭,整合資源,構建生態,完善配套”的產業生態建設模式。
2.支持園區創新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進一步深化老城科技新城體制機制改革,以“政府引導、企業主導、市場運作”方式開發管理園區,以法規、政策、規劃“三位一體”助推園區“二次騰飛”。建立“管理機構+園區建設運營管理企業”的運行模式,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依法依規與園區建設運營管理企業合作,創新開展招商引資、開發建設、運行管理、產業發展、投資促進、企業服務等工作,激發園區活力。
3.支持園區創新治理模式。進一步厘清政府和園區建設運營管理企業的邊界,充分發揮有為政府和有效市場的作用。進一步向園區放權,綜合考慮園區承載能力和服務水平,將省級、市縣的審批事項盡可能向園區下放。充分運用數字化技術實現線上線下一體化的產業聚合營運平臺,實現產業資源虛擬化聚集、平臺化營運和網絡化協同。
4.支持園區創新考核評價指標體系。根據培育和發展數字經濟新質生產力要求,結合園區實際,制定園區高質量發展評價指標體系及動態調整機制,確定年度綜合發展目標并根據園區實際發展情況適時調整指標內容和標準,包括但不限于獨角獸企業、上市公司的培育和引進數量、估值和市值,關鍵核心技術的投入和產出,千人、萬人規模企業的培育,中高端人才的引進和培養,產業的貢獻,制度創新的典型案例和成效,投資的規模和結構等。
(二)打造四大支撐性工程,塑造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1.未來微城市打造工程。以人為本,根據未來生活、工作的趨勢變化,創新規劃理念,基于未來教育、未來醫療、未來社區、未來辦公打造未來社群的微城市。
2.中高端人才聚集工程。結合產業布局方向和引進培育獨角獸企業、上市公司的目標,實施“我是創始人計劃”“海外人才引進計劃”“直聘Boss行動計劃”等,做好城市形象提升工程,打造學習型、成長型人才社群環境。通過加強與高校、科研機構的合作,建立產學研合作機制,增加高端人才來源,共同培養數字經濟領域的高素質人才。
3.園區運營數字化共同體工程。積極推動園區與政府相關職能部門開放數據平臺、實現數據互聯互通,支持園區內企業服務、規劃建設、運營管理數字化,圍繞產業布局建立“產業大腦+未來工廠群”,創建良好產業生態,支持園區開展國內省域合作以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對外合作,推動設立園區共同體,建立園區共同體運營共享平臺。
4.數字經濟營商環境提升工程。完善數字經濟基礎設施,建立透明可預期的審慎包容監管環境以及鼓勵創新的監管規則,大力培育數字經濟行業高新技術企業、專精特新企業;從自然生態環境、人文生態環境、產業生態環境、城市公共配套等方面大幅提升園區城市吸引力,高標準高質量建設生態智慧園區;從場景開放度、政策穩定性、服務便利性等方面提高營商環境和政務服務環境,推動數字經濟領域營商環境率先進入全國一流水平,打造基于區塊鏈的數字貿易策源地、數字金融創新地。
(三)實現六大標志性成果,增強園區核心競爭力
1.積極促進數據安全有序流動。圍繞數據驅動的數字經濟生態體系建設,規劃“3+2+1”的數字經濟產業布局,重點發展數字健康產業集群、數字文娛產業集群、共享平臺經濟產業集群,加快建設自主計算產業國際生態基地、空天信息產業國際生態基地以及數字金融創新中心;建設海南先進智算設施,支持服務AIGC、大模型等多模態人工智能應用的落地和行業的數智化轉型升級;鼓勵相關單位參與智算中心建設和運營,圍繞應用場景部署邊緣算力,形成特色化、規模化先進算力供給體系;探索建設數字出版產業聯盟,將優秀的數字出版作品推向世界,提升海南數字出版國際影響力;緊盯“游戲出海”、來“數”加工、跨境電商等新興領域,促進數據安全有序流動,打造數字化應用場景核心競爭力。
2.高標準建設國家區塊鏈試驗區。打響“鏈上海南鏈接世界”品牌,建設國家區塊鏈技術和產業創新發展基地,培育有競爭力的區塊鏈獨角獸企業,構建和完善區塊鏈產業生態,建設科技創新平臺和新型研發機構,開展區塊鏈關鍵技術研究和標準制定,區塊鏈技術和產業創新發展水平走在全國前列,國際影響力明顯提升。
3.有序推進醫療健康數據要素化。以海南全域為試點,建設數字健康基礎設施,搭建數據要素化治理平臺,創建個人和醫生以及機構醫療健康數字資產賬戶,推進數據賦能和應用模式,探索能力評價模型以及數據授權運營,建立醫療健康數據要素化制度體系,培育發展數字健康產業。
4.穩步探索不動產數字化管理。在中央賦予海南多規合一改革基礎上,從土地供應、規劃設計、工程建設到不動產交易登記全程數字化、上鏈,基于鏈上可信數據,實現資產數據化、數據資產化。支持園區探索實行產業鏈供地,探索對數字產業鏈關鍵環節、核心項目涉及的兩宗以上產業用地實行整體供應。
5.高質量創建海南省基礎教育創新實驗學校。落實國家教育現代化2035規劃,依托海南自貿港打造新時代教育全面深化改革新標桿,總結海南省基礎教育創新實驗學校iSchool微城未來學校的經驗,按國家、省的有關規定依法合規有序擴大規模,探索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教育公平實現方式、教育回流路徑。
6.高水平舉辦數字文明大會。支持園區以“開放、包容、信任”為理念,以保護數權為出發點,以構建高效自律和諧文明的數字空間為目標,運用區塊鏈等技術構建智能化透明監管架構和規則,推動數字空間文明一體化和標準化,舉辦具有國際水準的數字文明大會,傳遞海南自貿港聲音,講好海南自貿港故事,園區以數字文明大會基金會作為主辦單位,市場化辦會,政府相關部門在嘉賓邀請、外賓出入境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
(四)創新支持政策,推動園區發展提質增效
嚴格按照中央關于規范招商引資和國家財稅規范管理的相關工作要求,指導園區優化招商引資政策,充分利用自貿港政策優勢打造核心競爭力,結合園區發展需要,省縣進一步優化完善園區財政支持政策。澄邁縣統籌各類資金,依法依規在園區基礎設施、產業發展、人才培養和引進、重大科技項目攻關、行業場景的開發和利用、典型場景的示范和試點等方面給予支持。支持園區分期發起設立產業投資基金,自由貿易港建設投資基金按照首期規模不超過10-20億元、認繳出資比例不高于40%予以支持。支持澄邁縣合理使用地方政府債務空間,在分配新增債券額度時予以傾斜支持。澄邁縣根據“資金跟著項目走”原則,依規支持園區符合條件的項目,重點支持打造“新標桿”行動相關重點項目融資需求,優先支持將專項債券用作符合條件的項目資本金,發揮撬動社會資本作用。鼓勵地方國企加強與園區合作并在重大項目方面提供股權投資支持。
四、保障措施
(一)完善工作推進機制
按照既定工作機制和領導架構,分級分層分類有序統籌推進相關工作,實行三線指揮調度。一線由省政府分管副秘書長調度,在現有省級園區發展建設聯席會議機制下開展工作;二線由常務副省長調度,定期不定期組織召開專題會議,研究推動相關工作;三線根據工作推進需要提請省委深改委會議審議相關方案、辦法、規劃等重點工作任務。
(二)營造擔當作為干事環境
支持地方政府和園區在守住安全性、廉潔性風險底線的前提下,大膽改革創新探索,形成一批創新試點逐步全省推廣。認真落實“三個區分開來”,健全完善容錯糾錯制度機制,敢于為擔當者擔當、為負責者負責、為干事者撐腰。澄邁縣和園區監管部門及行業主管部門都要立足各自職能,主動擔責,積極作為,強化跟蹤問效,確保各項要求和措施落到實處。
(三)加強政策支持力度
根據園區實際情況和需求,針對性制定支持措施,構建1+N政策支持體系,出臺重點領域專項實施方案和制度集成創新方案,形成政策閉環,整體構成“N”個政策體系,優化發展布局,發揮海南自貿港政策先行先試優勢,爭取在新質生產力重點發展領域實現政策性突破、制度性創新。
本文件自發布之日起生效,有效期至2027年12月31日。
原文鏈接:
免責聲明:
本站(華夏泰科)部分信息來源于有關部門官方公示信息,本站進行整理發布,如果信息涉及侵權,請提供權屬證明,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
海南省省級園區發展建設聯席會議辦公室關于印發《關于支持海南生態軟件園改革創新打造“新標桿”行動的意見》的通知
海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關于遴選《“十四五”時期海南自由貿易港與重點地區合作進展評估及“十五五”時期跨區域合作展望》課題承研機構的通知
關于國家級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和技能大師工作室補助資金拔付情況的公示
海南省科學技術廳關于征集2026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區域創新發展聯合基金(海南)申報指南建議的補充通知
國家稅務總局海南省稅務局關于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匯算清繳郵寄申報的通告(國家稅務總局海南省稅務局通告2025年第1號)
海南省人民政府關于在博鰲亞洲論壇2025年年會期間禁止低慢小航空器飛行活動和空飄物防范的通告
TOP
客服
電話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