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區工信局,江北新區、各國家級開發區經發局,各有關單位:
為貫徹落實《南京市進一步促進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4-2026年)》《南京市人工智能產業2025年工作要點》,加快人工智能行業大模型應用落地,推動人工智能賦能實體經濟并加速產業轉型升級,現面向全市征集“人工智能+”行業大模型、標桿產品和典型應用案例,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征集范圍
(一)行業大模型。基于成熟基礎大模型開發或者自研垂直領域行業模型,包括制造業大模型、能源大模型、文旅大模型、金融大模型、交通物流大模型、醫藥衛生大模型、政務大模型等行業大模型。
(二)標桿產品。基于人工智能技術研發的軟硬件標桿產品,包括AI智能體、AI訓推一體機、智能穿戴設備、智能家電、智能家居產品、智能安防設備、VR/AR設備等。
(三)典型應用案例。圍繞制造(研發設計、中試驗證、生產制造、營銷服務、運營管理等)、能源(電網調度、輸電無人機巡檢、通道可視化監拍、變電站智能巡視、作業現場違章識別等)、文旅(AIGC文創產品及旅游咨詢問答、個性化定制線路及攻略內容生成、無接觸智能服務、機器人導游等)、金融(科技)(營銷、服務、投研、投顧、風控、研發等)、交通物流(擁堵、巡檢、救援、無人運輸,以及無人駕駛、無人機、車貨匹配調度等)、教育(智能助手、智能研修、助教系統、智慧校園等)、醫藥衛生(醫療影像智能輔助診斷、臨床診療輔助決策、可穿戴設備,以及醫療設備管理、智能公共衛生服務、互聯網醫院、醫保基金管理等)、政務服務和城市治理(政務服務“一網通辦”、城市運行“一網統管”、便民服務、城市運行態勢感知、事件精準研判、應急處置等),基于人工智能技術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典型應用案例或應用解決方案。
二、征集條件
1.申報主體為本市有關部門、科研院所、高等院校、重點企業和產業園區等單位。
2.所申報的行業大模型、標桿產品和典型應用案例應具有較高的技術水平,具備較強的代表性、示范性、創新性和推廣價值。
3.申報主體應提供相關的知識產權、獲獎證書等主要佐證材料,并對申報材料的真實性負責,所申報的行業大模型、標桿產品和典型應用案例相關知識產權歸屬申報主體,且無知識產權糾紛。
4.申報內容確保不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等敏感信息,無相關倫理風險和安全隱患。
三、工作要求
1.請各區廣泛通知轄區內企事業單位。請市國資委代為通知市屬國有企業,請市教育局代為通知市屬學校,請市科技局代為通知部省屬高校、新研機構,請市衛健委代為通知醫療系統單位,請市委金融辦代為通知金融系統單位,請市發改委、市文旅局、市商務局、市交通局、市體育局、市貿促會代為通知能源電力、文旅、商貿、交通、體育、會展等相關行業企業。
2.請申報單位按需填寫《南京市“人工智能+”行業大模型征集表》(附件1)、《南京市“人工智能+”標桿產品征集表》(附件2)、《南京市“人工智能+”典型應用案例征集表》(附件3),將征集表電子版(蓋章掃描)報送至區工信局、開發區經發局。
3.各板塊匯總轄區單位申報材料,于6月9日(周一)下班前報送推薦匯總表(蓋章)(附件4)和材料電子版至市人工智能(軟件)產業攻堅辦。
4.我辦將對征集到的“人工智能+”行業大模型、標桿產品和典型應用案例進行遴選,組織開展供需對接活動,擇優進行對外發布和宣傳推介。
聯系方式:人工智能產業處68788923?189216674@qq.com
附件:
1.南京市“人工智能+”行業大模型征集表
2.南京市“人工智能+”標桿產品征集表
3.南京市“人工智能+”典型應用案例征集表
4.推薦匯總表
南京市產業強市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2025年5月28日
原文鏈接:
免責聲明:
本站(華夏泰科)部分信息來源于有關部門官方公示信息,本站進行整理發布,如果信息涉及侵權,請提供權屬證明,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
TOP
客服
電話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