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2Tv视频国产精品_亚洲论理片Av无码午夜_非洲黄色视频网站在线看_日产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_久久性精品_97国产精品久久精品久久_精品亚洲大片精品免费看_中文字幕无线在线视频。_中文字幕一区二区免费在线

登錄/注冊后您將獲得:
政策推送
個性化推送政策信息
政策查詢
海量官方政策原文信息
企業查詢
快速查詢企業
數據導出
支持政策信息數據導出
400-086-8855
當前位置:首頁 > 政策資訊 > 廊坊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關于對《廊坊市推進特色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

廊坊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關于對《廊坊市推進特色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

發布時間:2025年06月09日 17:18:03 發布部門:廊坊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收藏

廊坊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關于對《廊坊市推進特色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

三年行動方案(2025-2027年)(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的公告

為推進我市特色產業集群提檔升級,助力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結合我市實際,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牽頭起草了《廊坊市推進特色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5-2027年)(征求意見稿)》。現面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歡迎有關單位和各界人士積極參與,如有意見和建議,請以電話或郵件方式反饋市工信局。公示期限為2025年6月9日至2025年7月8日。

聯系電話:0316-2338055

郵   箱:lfmyjjfzk@163.com

附件:廊坊市推進特色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5-2027年)(征求意見稿)

廊坊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2025年6月9日      

廊坊市推進特色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5-2027年)

(征求意見稿)

為推進我市特色產業集群提檔升級,助力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增強對縣域經濟支撐能力,結合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標

——“共享智造”持續深化。到2025年,具備條件的集群全面推廣“共享智造”模式。到2027年,打造集群共享工廠10個、共享載體20家。

——集群規模不斷壯大。到2025年,集群營收突破4600億元,超百億集群達到12個,超500億集群達到2個,省級“領跑者”企業達到48家。到2027年,集群營收突破5300億元,超百億集群達到14個,超500億集群達到3個,超千億集群1個,省級“領跑者”企業達到60家。

——科技創新能力不斷提升。到2025年,集群內“小巨人”企業、專精特新企業分別達到34家、400家;省級以上創新平臺達到147家。到2027年,集群內“小巨人”企業、專精特新企業分別達到45家、480家;省級以上創新平臺達到180家。

——質量標準明顯提升。到2025年,集群內主持或參與制修訂國際、國家、行業、地方標準達到170項。到2027年,集群內主持或參與制修訂國際、國家、行業、地方標準達到210項。

二、主要工作舉措

(一)實施“共享智造”突破行動。

1.推動共享智造普及提升。持續深入推廣“共享智造”模式,引導集群開展共享應用,助力降本增效、轉型升級。到2025年,具備條件的集群全面推廣“共享智造”模式。到2027年,推動“共享智造”從單一環節共享躍升至制造能力、服務能力、創新能力融合共享。(牽頭單位:市工信局,責任單位: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廊坊開發區管委會,以下均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廊坊開發區管委會,不再一一列出)

2.積極打造共享工廠。圍繞霸州特色定制家具、文安綠色低碳建材(人造板)、大城絕熱節能材料等集群,依托河北百薈智享工廠、霸州頂信噴涂、文安人造板創新示范共享工廠、大城金威新型建筑材料等企業,聚焦集群共性制造需求,引導企業開展關鍵設備和生產工序共享,打造培育共享工廠。到2027年,培育共享工廠10家。(牽頭單位:市工信局)

3.著力培育共享載體。以工業互聯網平臺、專業化產業空間和專業化服務機構為載體,市級層面,打造“產業集聚+科技賦能+金融助力+服務增效”于一體的共享智造全產業鏈服務平臺。縣級層面,協同開展原料集采、備品備件聯采聯儲、倉儲物流、供應鏈金融等服務,形成“一集群一平臺”發展布局。到2027年,培育共享載體20家。(牽頭單位:市工信局)

(二)實施龍頭企業領跑行動。

4.聚焦龍頭企業培育。推動集群企業專精特新發展,集中優勢資源予以傾斜,培育更多“小巨人”企業。制定出臺《廊坊市特色產業集群“領跑者”企業培育工作指南》,支持引導“領跑者”企業帶動更多優質中小企業進入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形成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格局。到2025年,集群內小巨人企業、專精特新企業分別達到34家、400家;省級、市級“領跑者”企業分別達到48家、30家。到2027年,集群內小巨人企業、專精特新企業分別達到45家、480家;省級、市級“領跑者”企業分別達到60家、60家。(牽頭單位:市工信局)

5.推進并購上市。建立完善集群并購(兼并)重組企業項目庫,重點推動文安綠色低碳建材(人造板)、大城絕熱節能材料、霸州特色定制家具等集群龍頭企業通過增資擴股、兼并重組、股權置換、股權轉讓等形式整合資源,做大做強。對集群擬上市企業開展包聯幫扶,“一企一策”解決重大問題,加快上市步伐。(牽頭單位:市政府辦公室(金融)、市發改委)

6.著力推動集群項目建設。以抓項目、強集群、促發展為目標,重點推進香河萬冉新建年產18萬立方米可飾面定向結構板、文安玖塑年產1200萬平方米裝配式建筑材料等52個新建項目加快竣工投產;助力潤澤人工智能應用中心、福昊機械制造年產1500臺風電齒輪箱等12個二三四期項目加快裂變;聚焦香河智慧家居、文安綠色低碳建材(人造板)、大城絕熱節能材料等優勢集群,錨定行業頭部企業,招引構建集群全生態圈,打造集群發展強勁引擎。(牽頭單位:市發改委、市工信局、市商務局)

(三)實施科技創新發展行動。

7.探索“眾籌科研”模式。針對集群共享技術需求,組織集群內龍頭企業、創新平臺、高校院所等各類創新主體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積極爭列國家、省、市科技計劃項目,爭取科技資金支持。探索“眾籌科研”模式,鼓勵集群形成“共投、共研、共擔、共贏”的科技研發新機制。(牽頭單位:市科技局)

8.打造“設計+產業鏈”新模式。以設計集成創新為重點,依托院所高校創新資源,組建工業設計創新聯盟,大力推進“設計+品牌”“設計+科技”“設計+文化”等新模式新業態發展,以工業設計賦能集群向高端化、智能化和品牌化邁進。到2025年,集群內省級工業設計中心達到24家。到2027年,集群內省級工業設計中心達到28家。(牽頭單位:市工信局)

9.建設科技創新平臺。推動集群企業建設企業技術中心、工程研究中心、技術創新中心等高能級創新載體,助力關鍵核心和共性技術攻關。推動京津院所及在廊的中科院5個基地與集群企業共建共享共用,優化創新資源配置。到2025年,集群省級以上創新平臺達到147個。到2027年,集群省級以上創新平臺達到180個。(牽頭單位:市科技局、市發改委、市工信局)

10.推動產學研用深度融合。建立科技特派團服務機制,開展多元化產學研對接活動,通過“企業出題、政府選題、院校解題、協同破題”方式,促進技術聯合攻關與成果轉化應用。(牽頭單位:市科技局,責任單位:市工信局)

(四)實施轉型升級賦能行動。

11.夯實數字化轉型基礎。以爭創2025年國家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城市試點為契機,建設廊坊市工業企業數字化轉型賦能中心,開展數字化轉型診斷服務,推出一批“小快輕準”產品,打造集群數字化轉型示范標桿,加快復制推廣。到2025年,培育集群數字化轉型重點項目300個,集群上云企業達到1800家。到2027年,培育集群數字化轉型重點項目550個,集群上云企業達到2200家。(牽頭單位:市工信局,責任單位:市數據局、市通信辦)

12.推動人工智能賦能升級。推動DeepSeek等人工智能技術與企業核心場景深度融合,賦能設計、生產、銷售全鏈條,系統解決痛點問題,增強集群核心競爭力。推動文安綠色低碳建材(人造板)、永清通用機械零部件等集群加快實施“人工智能+傳統產業”賦能發展,鼓勵引導振宇木業、德基機械等頭部企業先行先試,打造一批具有示范帶動作用的人工智能應用場景。(牽頭單位:市工信局,責任單位:市發改委、市數據局、市通信辦)

13.加快推進綠色轉型。每年篩選40家重點企業開展工業節能診斷服務,支持企業實施綠色低碳技術改造,開展零碳工廠、零碳園區、節水型企業創建活動,推進綠色園區、綠色工廠、綠色供應鏈建設,促進集群節能、降碳、減排、綠色發展。到2025年,集群內國家級、省級綠色工廠分別達到15家、40家。到2027年,集群內國家級、省級綠色工廠分別達到20家、65家。(牽頭單位:市工信局,責任單位:市水利局、市生態環境局)

(五)實施質量品牌引領行動。

14.強化質量標準提升。在集群“領跑者”企業、專精特新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和創新型中小企業設立首席質量官,推行卓越績效、精益生產等先進質量管理模式,開展質量診斷幫扶,年指導100家企業建立和完善質量管理體系。以標準引領集群產業升級,支持“領跑者”企業主持或參與制修訂各類標準,提升行業話語權。到2025年,集群主持或參與制修訂國際、國家、行業、地方標準達到170項。到2027年,集群主持或參與制修訂國際、國家、行業、地方標準達到210項。(牽頭單位:市市場監管局、市工信局)

15.推動檢驗檢測平臺建設。發揮國家家具質量檢驗檢測中心(河北)、河北省金屬玻璃家具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等優勢平臺的輻射帶動作用,以檢驗檢測、實驗驗證等服務機構為突破點,制定集群檢驗檢測支撐能力建設方案,引導扶持相關檢驗檢測機構升級設備、引進人才,提升檢驗檢測能力,服務集群高質量發展。(牽頭單位: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市工信局)

16.打造集群品牌。依托優質品牌設計機構,吸納全球頂端設計理念和品牌傳播經驗,借鑒“香居”區域品牌推廣模式,加快推動大城絕熱節能材料、文安綠色低碳建材(人造板)、大廠都市食品等集群區域品牌培育,鼓勵支持集群注冊集體商標,打造“廊坊建筑模板”“廊坊絕熱材料”“都市食品廊坊味道”等區域品牌,以品牌提升助力市場營銷。(牽頭單位:市市場監管局、市工信局)

三、支持政策

1.支持集群龍頭企業帶動。對新認定的省級特色產業集群“領跑者”企業給予一次性30萬元獎勵支持,對新認定的廊坊市特色產業集群“領跑者”企業,給予一次性15萬元的獎勵支持。(市縣兩級各承擔50%)(牽頭單位:市工信局、市財政局)

2.支持建設共享工廠、共享載體。對新認定的省級共享工廠、共享載體,給予一次性40萬元獎勵(市縣兩級各承擔50%)。(牽頭單位:市工信局、市財政局)

3.支持集群企業“智改數轉”。引導集群企業開展數字化轉型,推進“智改數轉”,遴選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數字化智能化試點示范項目。對認定為產業集群數字化智能化轉型試點示范項目的,按照項目實際投資額的10%給予不超過20萬元的資金支持(市縣兩級各承擔50%)。(牽頭單位:市工信局、市財政局)

4.支持集群建設工業互聯網平臺。大力推進集群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對入選省級行業級、區域級、跨行業跨領域工業互聯網平臺的,給予建設單位一次性資金獎勵50萬元(市縣兩級各承擔50%)。(牽頭單位:市工信局、市財政局)

5.支持“專精特新”發展。對集群內新認定的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分別給予每家企業一次性100萬元、15萬元獎勵;對新認定的國家級、省級單項冠軍企業(產品),分別給予每家企業100萬元、20萬元獎勵。(市縣兩級各承擔50%)(牽頭單位:市工信局、市財政局)

6.支持科技創新服務。對科技特派團團長、成員,市級每人每年分別給予一次性2萬元、1萬元工作補助。(牽頭單位:市工信局、市財政局)

7.支持綠色化發展。實施集群企業綠色化發展促進工程,加快推進集群企業綠色轉型。對獲得國家級、省級綠色制造項目的企業,分別給予每家企業50萬元、20萬元獎勵(市縣兩級各承擔50%)。(牽頭單位:市工信局、市財政局)

8.加大融資支持。引導我市金融機構將集群重點企業列為優先支持對象,結合集群歷史沿革、經營模式、發展特色、未來方向等,加大首貸、續貸、信用貸、中長期貸款投放,創設開發“集群貸”等專項信貸產品,著力滿足企業融資需求。(牽頭單位:人行廊坊市分行)

9.強化土地要素供給。鼓勵集群企業向園區集中,通過集約用地、合理規劃,推動企業入園發展,降低單位用地成本,推進存量土地盤活,重點保障集群“領跑者”企業、“共享智造”企業項目用地需求。(牽頭單位:市自然資源規劃局、市工信局)

10.強化人才要素供給。鼓勵本地院校依據集群發展定位設置專業,與集群“領跑者”等頭部企業共建人才合作培養聯盟,通過校企合作,加強實用性專業人才供給。(牽頭單位:市教育局、市人社局、市工信局)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市級成立廊坊市特色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工作專班,建立市領導包聯服務省級重點特色產業集群工作機制,統籌推進各項工作。縣級成立集群推進工作領導小組,黨政主要負責同志分別擔任“集群書記”“集群縣(市、區)長(主任)”,定期調度、包聯幫扶,明確集群現狀、發展目標、實施路徑、具體任務,逐集群研究制定推進工作方案。(責任單位:廊坊市特色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工作專班各成員單位)

(二)強化督導調度。建立督導調度工作機制,工作專班不定期調度各地集群工作開展情況,推動集群工作落實;將集群發展情況納入市對縣(市、區)年度考核內容,設置特色產業集群“領跑者”企業培育數量指標,年底進行綜合評定。(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市委組織部)

(三)營造發展氛圍。各縣(市、區)政府、廊坊開發區管委會要及時發現總結集群發展中的好經驗、好做法,利用電視、報刊、網絡等各類媒體,全方位、多角度宣傳報道,選樹和推廣典型,營造大抓特色產業集群的濃厚氛圍。(責任單位:市委宣傳部、市工信局)

附件:1.特色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主要指標

2.廊坊市特色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工作專班

3.省級重點特色產業集群包聯服務工作方案

4.廊坊市特色產業集群目標任務分解表

附件1

特色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主要指標

單位:億元、個、家、項、%、件


序號指標2024年2025年2027年
1集群營業收入399646005300
2超百億集群111214
3省級“領跑者”企業434860
4“小巨人”企業313445
5專精特新企業365400480
6省級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475672
7主持或參與制修訂國際、國家、行業、地方標準153170210
8省級以上創新平臺142147180
9省級重點特色產業集群兩化融合水平58.360.665.2
10上云企業161718002200
11集群數字化轉型重點項目96300550
12省級綠色工廠354065
13國家級綠色工廠131520
14高新技術企業686700715
15共享工廠--------10
16共享載體--------20


廊坊市特色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工作專班

組     長:劉 媛  市委副書記、市政府市長

副 組 長:侯曉平  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務副市長

趙靜波  市政府副市長

梁寶杰  市政協副主席

成     員:王 震  市政府副秘書長

趙振海  市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

尚秋霞  市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

劉連杰  市工信局局長

董麗萍  市發改委主任

洪 江  市科技局局長

程廣翔  市財政局局長

韓海軍  市生態環境局局長

肖建軍  市水利局局長

呂 偉  市商務局局長

曹永生  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局長

任建國  市行政審批局局長

齊澤旭  市數據局局長

高 昆  市稅務局局長

李艷霞  市文廣旅局局長

吳全通  市自然資源規劃局局長

李宏偉  市教育局局長

王宏民  市人社局局長

夏俊峰  人行廊坊市分行行長

趙亞鋒  市通信辦主任

冉德龍  三河市市長

張秀萍  大廠縣縣長

孟少甫  香河縣縣長

王振宇  廣陽區區長

禹 薔  安次區區長

董魁寧  永清縣縣長

唐 凱  固安縣縣長

張 淼  霸州市市長

楊 爍  文安縣縣長

靳志強  大城縣縣長

姚振輝  廊坊開發區黨工委副書記兼管委會主任

工作專班辦公室設在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辦公室主任由劉連杰同志兼任。

各成員單位職責分工如下:

市工信局:負責集群推進總體工作、協調推進各項工作落實。

市委組織部:負責將產業集群發展情況納入市對縣(市、區)年度考核指標體系。

市委宣傳部:負責組織新聞媒體對特色產業進行宣傳報道,營造濃厚發展氛圍。

市政府辦(金融):負責推動集群企業加快融資上市。人行廊坊市分行:負責引導金融機構創設開發集群信貸

產品,為企業提供金融支持,解決集群企業融資需求。

市發改委:負責集群企業技術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創新平臺建設,負責推動人工智能技術落地、賦能傳統產業,負責建立完善集群重點項目庫、推動項目加快建設;負責推動集群企業并購(兼并)重組。

市科技局:負責集群技術創新中心等創新平臺建設;負責向集群派駐科技特派團,助力集群突破關鍵核心技術,為集群提供科技創新支撐;推進集群加大研發投入。

市財政局:負責支持政策所需資金保障。

市生態環境局:負責配合市工信局推進集群綠色化轉型,零碳工廠、零碳園區建設;建設項目環評審批服務、環境執法監管幫扶、危險廢物利用處置幫扶等。

市水利局:負責配合市工信局推動節水型企業創建。

市商務局:負責配合市工信局做好集群項目建設招引工作;負責集群倉儲、物流共享模式挖掘培育。

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負責指導集群建立和完善質量管理體系;負責配合市工信局推動集群企業參與或制修訂各類標準;負責推動集群檢驗檢測機構建設;負責聯合市工信局打造集群區域品牌;負責優質中小企業首席質量官設立。

市行政審批局:負責推動集群建立行業協會,組織行業協會助力集群發展。

市數據局:負責統籌產業集群數據資源整合共享,推動數據資源開發利用,促進數字資源跨行業跨領域互聯互通。?

市文廣旅局:負責文旅相關產業集群宣傳推廣工作。

市通信辦:負責統籌協調電信運營商,優化產業集群網絡部署,推進產業集群5G、千兆光網等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建設。

市稅務局:負責落實集群企業享受稅收減免政策。

市自然資源規劃局:負責落實集群內重點企業土地要素保障。

市教育局、市人社局:負責集群內重點企業人才要素保障。

附件3

廊坊市省級重點特色產業集群包聯服務

工作方案

今年以來,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特色產業集群發展工作,并將推進“共享智造”作為促進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和關鍵舉措,高位部署,強力推進。為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幫扶指導相關縣(市、區)和重點特色產業集群深入探索“共享智造”模式,推動“共享智造”賦能特色產業集群發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深入貫徹落實省、市關于加快推進特色產業集群發展工作部署,搶抓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大戰略機遇,發揮我市區位和產業優勢,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圍繞全市特色產業集群,分層分級,按照“一個產業集群、一名包聯領導、一個責任部門”組建包聯工作專班,入集群、入企業、入項目,深入了解發展現狀,協調解決實際問題,特別是幫扶指導相關縣(市、區)深入探索“共享智造”模式,推動“共享智造”賦能特色產業集群發展,實現全市重點產業集群全覆蓋,全力提升集群核心競爭力,推動全市工業經濟持續平穩向好。

二、任務目標

——“共享智造”實現全覆蓋。到2025年底,實現包聯產業集群共享工廠、共享載體探索全覆蓋。

——營收規模實現新突破。到2025年底,文安綠色低碳建材(人造板)產業集群營收突破1000億,其余集群營收增速保持兩位數快速增長,力促實現新突破。

——示范群體實現新提升。支持香河智慧家居、廣陽管道裝備制造等集群爭創省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到年底累計達到5家;支持大城絕熱節能材料、文安綠色低碳建材(人造板)等產業集群爭創國家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力爭實現零的突破。

——科創能力實現新跨越。到2025年,領跑者企業達到48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達到400家,省級以上創新平臺達到147家;集群參與或制修訂國際、國家、行業、地方標準170項,實現省級重點特色產業集群省級檢驗檢測機構全覆蓋。

三、時間安排

2025年6月至12月底。

四、主要工作

深入重點集群一線調研交流,全面了解集群發展情況,包括產業鏈供應鏈、配套服務體系和“共享智造”賦能、“領跑者”企業培育等,深入挖掘特色經驗做法,梳理“堵點”“卡點”難題,堅持市場主導與政府引導相結合,龍頭帶動與平臺賦能相結合,聚焦集群研發、制造和服務需求,全面整合政府、企業、協會、聯盟等資源優勢,加強產學研用對接,提出針對性、指導性意見建議,促進集群提檔升級。

(一)動態掌握集群發展現狀。及時跟蹤,動態掌握包聯集群的發展現狀,主要包括集群企業數量、營業收入、納稅等基本情況、產業鏈上下游情況、龍頭企業培育情況、主導產品市場份額情況,發展模式及好的經驗做法,存在的制約問題及有關意見建議等。

(二)制定工作推進方案。要參照《廊坊市推進特色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5-2027年)》,全面審視和剖析集群的優勢與短板,錨定產業規模擴張、創新能力提升、“共享智造”等關鍵目標任務,嚴格按照“一個集群一個工作方案”的精細化要求,研究制定契合各集群發展的專屬行動方案。以方案為指引,建立完善的任務分解與跟蹤機制,強化部門協作,明確時間節點,定期復盤總結,確保各項任務落地落實。

(三)加力推動“共享智造”提速。指導和服務包聯縣(市、區)政府整體部署和推進集群“共享智造”工作,廣泛宣傳解讀“共享智造”的定義標準和支持政策,督促縣(市、區)從原料集采共享、關鍵設備共享、生產工序共享、產品設計共享、技術創新共享和物流貿易共享等六大路徑入手,全面、深入摸排“共享智造”場景,挖掘、培育共享工廠、共享載體,以典型促普及,引導推動全市集群開展共享應用,推動降本增效,促進轉型升級。

(四)培育壯大優質企業群體。全面掌握集群企業的生產運營、技術改造、產品結構、市場營銷、研發投入和品牌建設等情況,幫助集群爭創國家和省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同時,指導縣(市、區)建立優質企業培育庫,加強政策宣講和精準輔導,強化對上溝通跑辦,全力支持企業爭創專精特新、制造業單項冠軍、集群“領跑者”、綠色工廠等榮譽稱號。

(五)整合資源推動轉型升級。一是抓招引,幫助集群梳理產業鏈,圍繞產業鏈招商、以商招商,促進集群延鏈補鏈強鏈;二是抓技術創新,協調科技部門和高等院校,開展科技特派團派駐和服務工作,幫扶集群對接優質科技資源,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開展產學研用合作;三是抓數字化轉型,指導數字化轉型賦能中心開展轉型診斷服務,推介“小快輕準”產品,推動集群企業開展“智改數轉”,打造產業集群數字化轉型示范標桿,加快復制推廣。

(六)“走訪解促”助企紓困解難。深入各集群進行包聯幫扶,通過入企調研、座談交流等多種方式,掌握集群發展現狀,摸清企業運行中“難點”“困點”“堵點”問題及訴求,全力幫扶重點企業紓困解難,服務企業健康發展、集群重點項目盡快建成達效,為完成全年工業經濟預期目標任務提供堅實支撐。

五、有關要求

(一)優化分級負責制。市級層面上由廊坊市特色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工作專班牽頭統籌協調、指導推進全市產業集群發展工作。對于全市7個省級重點特色產業集群,分別組建7個工作專班,各專班分別由一名市領導牽頭,集群屬地政府主要負責同志為成員,由一個市直主管部門負責具體協調推進。其余20個產業集群分別由屬地參照市級工作模式,成立工作專班,明確牽頭負責同志,安排4-5名專職人員,統籌推進產業集群發展工作。各部門要樹立“一盤棋”思想,履職盡責、密切配合,形成合力。

(二)強化督導調度。建立督導調度工作機制,工作專班每季度調度各地集群工作開展情況,推動集群工作落實;將集群發展情況納入市對縣(市、區)年度考核內容,年底進行綜合評定。

(三)建立工作臺賬。各包聯工作專班要按照“五干”工作法對所包聯集群開展精準幫扶,與屬地集群主管部門建立常態化對接協調機制,及時了解有關訴求和建議,建立包聯工作臺賬。針對具體問題,及時召開協調調度會,協調相關部門研究制定解決方案,確保件件有著落、事事有結果。

(四)加強信息宣傳。各包聯工作組要及時報送包聯信息,積極挖掘服務企業典型案例和各縣(市、區)推動集群發展的先進經驗等。市委宣傳部協調省市級主要媒體推出重點報道、專版報道、動態報道,通過微信公眾號、抖音、小紅書等新媒體平臺進行網上傳播,加強正面宣傳。對于各地各部門不作為、亂作為的負面典型案例,協調市級主要媒體適時進行曝光。

(五)嚴格工作紀律。各包聯工作組要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和實施細則精神,竭誠為企業服務,進一步打造“親”“清”政商關系。要堅持輕車簡從,不給基層和企業增加負擔,保持風清氣正的良好風范。市紀委監委緊盯重點領域,聚焦關鍵權利和“關鍵少數”,集中整治亂罰款、亂檢查、堅決防止違規異地執法和趨利性執法,圍繞吃拿卡要等突出問題,尋線深挖,嚴查嚴處問題線索。

附件:廊坊市省級重點特色產業集群包聯服務分工表

附件

廊坊市省級重點特色產業集群包聯服務分工表


序號重點產業集群包聯市領導責任部門專班成員
1霸州特色定制家具產業集群劉  媛市工信局  張  淼   霸州市市長
2文安綠色低碳建材(人造板)產業集群侯曉平市生態環境局  楊  爍   文安縣縣長
3大城絕熱節能材料產業集群張春燕市市場監管局  靳志強   大城縣縣長
4大城綠色循環金屬產業集群張文閣市自然資源規劃局  靳志強   大城縣縣長
5大城紅木文化產業集群房  欣市文旅局  靳志強   大城縣縣長
6固安電子新型(新型顯示)產業集群趙靜波市發改委  唐  凱   固安縣縣長
7香河智慧家居產業集群梁寶杰市商務局  孟少甫   香河縣縣長


特色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目標任務分解表

附件下載
特色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目標任務分解表(點擊下載)
(責任編輯:robot)

原文鏈接:

THE END

免責聲明:

本站(華夏泰科)部分信息來源于有關部門官方公示信息,本站進行整理發布,如果信息涉及侵權,請提供權屬證明,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