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州、直管市、神農架林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財政局,國家稅務總局湖北省各市、州、直管市、神農架林區稅務局: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穩就業、穩企業、穩市場、穩預期決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充分發揮失業保險保生活、防失業、促就業功能作用,支持企業穩定崗位,助力提升職業技能,兜牢民生保障底線,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延續實施穩崗返還政策。參保企業足額繳納失業保險費12個月以上,上年度未裁員或裁員率不高于5.5%,30人(含)以下的參保企業裁員率不高于參保職工總數20%的,可以申請失業保險穩崗返還。大型企業按企業及其職工上年度實際繳納失業保險費的30%返還,中小微企業按60%返還。裁員率根據上年年末和年初參保人數確定,職工退休、死亡、調出、上學、入伍、勞動合同期滿、本人提出解除勞動合同以及依《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九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不計入裁員。穩崗返還資金可用于職工生活補助、繳納社會保險費、轉崗培訓、技能提升培訓等穩定就業崗位以及降低生產經營成本支出。社會團體、基金會、社會服務機構、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以單位形式參保的個體工商戶參照實施。政策執行期限至2025年12月31日。
二、延續實施技能提升補貼政策。參加失業保險12個月以上的企業在職職工或領取失業保險金人員,取得初級(五級)、中級(四級)、高級(三級)技能人員職業資格證書或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可按規定申請技能提升補貼,具體補貼標準按照《湖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湖北省財政廳關于實施失業保險技能提升差異化補貼政策的通知》(鄂人社發〔2025〕10號)執行。其中,對技能等級認定中理論考試和技能考試均采取試卷方式進行評價的工種,按初級(五級)500元、中級(四級)700元、高級(三級)1000元的標準發放補貼;對納入年度全省重點產業急需緊缺技能人才職業(工種)指導目錄的,補貼標準上浮30%,按初級(五級)1300元、中級(四級)1950元、高級(三級)2600元的標準發放補貼;對其他符合條件的技能類工種,繼續按初級(五級)1000元、中級(四級)1500元、高級(三級)2000元的標準發放補貼。涉及補貼標準調整的,以勞動者提交補貼申請的時間點為準。同一職業(工種)同一等級只能申請并享受1次,不得和職業培訓補貼重復享受。已持有同一職業(工種)高等級證書或享受相應補貼的,不再享受低等級證書補貼。每人每年可享受1次補貼,對取得全省重點產業急需緊缺技能人才職業(工種)證書的,在此基礎上增加2次補貼次數。政策執行期限至2025年12月31日。
三、扎實保障失業人員基本生活。各地要持續做好失業保險金、代繳基本醫療保險(含生育保險)費、價格臨時補貼等保生活待遇發放工作。按照《湖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湖北省財政廳國家稅務總局湖北省稅務局關于做好大齡領取失業保險金人員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工作有關事項的通知》(鄂人社發〔2025〕1號)要求,做好大齡失業人員保障工作。
四、持續優化提升經辦服務。各地要暢通穩崗資金發放渠道,繼續采用“免申即享”經辦模式,由人社部門通過后臺數據比對后,對符合條件的企業直接發放,并通過短信等方式及時告知企業;對沒有對公賬戶的小微企業,可將資金直接返還至當地稅務部門協助提供的其繳納社會保險費的賬戶;指導勞務派遣單位主動申請穩崗返還,并按規定及時撥付和使用資金,避免出現截滯留問題。要推動證崗相適,進一步提高技能提升補貼政策針對性和實效性。加強對急需緊缺職業(工種)的支持,更好服務企業崗位需求和本地產業發展、就業需要。要加強主動服務,通過短信、APP、小程序、公眾號等向符合失業保險金申領條件的失業人員推送申領渠道,審核完畢后及時反饋結果。
五、強化基金風險防控。各地要密切關注失業保險基金運行狀況,適時調整優化支出結構,優先確保保生活待遇支出。要完善“人防、制防、技防、群防”四防協同機制,堅決糾治騙取失業保險基金問題,加大欺詐騙領失業保險金違法犯罪行為打擊力度,嚴格執行社保基金要情報告制度。要精準界定人員范圍,已進行靈活就業人員登記并領取社保補貼的人員,不同時發放失業保險金。要加強業務數據共享比對,重點核查持參保地或領金地以外所獲證書、批量持同一評價機構所發證書申領技能提升補貼等情形;加強異地重復領取、生存狀態或身份狀態異常人員領取、短期參保領取失業保險金等疑點數據排查,切實防范冒領騙取和多發錯發。
各地要高度重視,加強政策宣傳解讀,保障政策有序落實。各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財政、稅務部門要密切協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推動政策盡快落地見效。
湖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
湖北省財政廳
國家稅務總局湖北省稅務局
2025年6月9日
(此件主動公開)
(聯系單位:就業促進和失業保險處)???
原文鏈接:
免責聲明:
本站(華夏泰科)部分信息來源于有關部門官方公示信息,本站進行整理發布,如果信息涉及侵權,請提供權屬證明,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
TOP
客服
電話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