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單位:
為加強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成系列布局中試服務體系,打造現代化中試能力,經市政府同意,將《上海市中試平臺創新發展實施方案》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附件:上海市中試平臺創新發展實施方案
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
上 海 市 教 育 委 員 會
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2025年5月30日
上海市中試平臺創新發展實施方案
中試平臺是產業創新體系的有機組成部分和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重要支撐。為深入貫徹落實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制造業中試創新發展實施意見》(工信部聯科〔2024〕11號)要求,打造現代化中試能力,加強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有力支撐上海市經濟高質量發展,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主要目標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全國新型工業化推進大會的有關精神,圍繞上海市重點產業領域,成系列布局中試服務體系,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
到2027年,在本市重點產業領域建成20家左右功能齊全、開放共享、特色鮮明的市級中試平臺,爭創3家國家級中試平臺,中試服務體系綜合性、專業化,中試產業生態更加健全,中試對本市產業支撐保障作用明顯增強。
二、優化中試服務網絡體系
(一)推動鏈主企業圍繞產業鏈建設中試平臺
支持鏈主企業、行業優質企業聯合產業鏈上下游共建共用中試平臺,加大技術研發轉化、性能工藝改進、小批量試生產、儀器設備共享、設備應用驗證等投入力度,提供應用場景和試驗環境,解決行業關鍵共性技術難題,形成本市重點產業關鍵領域完整中試能力。
(二)支持專業化公共服務機構牽頭建設
鼓勵第三方公共服務機構牽頭建設滿足行業共性需求的中試平臺,開展跨行業、跨領域的高水平中試服務。支持高校、研究機構、企業等多元共建,整合創新資源,解決中試研發試驗線等關鍵共性問題。鼓勵特色產業園區建設中試公共服務能力,滿足園區主導產業需求。
(三)強化現有創新和服務平臺中試功能
利用好現有各類創新平臺中試資源,開放試驗能力、試驗場地和研究成果,加強技術研發轉化。支持其為有需求的企業提供成熟、配套的中試場地、試驗環境、測量儀器、試驗設備、專業軟件等創新基礎設施,開展數據模擬、工藝改進、樣品試制、測試驗證、示范應用等中試服務。
(四)加大重點行業中試服務供給
圍繞集成電路、大飛機、燃氣輪機、工業母機等領域,提升測試評價、適配驗證等服務供給能力。圍繞基礎軟件和工業軟件、人工智能等領域,加快建設一批模型訓練、評估驗證、應用賦能中試平臺。圍繞新材料、生物制造等領域,推動技術成果轉化為工藝包和成套設備,發展合同研發外包等模式。圍繞未來產業領域,促進產學研用融通創新,縮短中試熟化周期,補齊工程化到產業化的缺失環節。
三、提升現代化中試能力
(五)提升中試平臺軟硬件供給能力
針對中試平臺軟硬件堵點卡點斷點問題,引導企業、高校、研究機構等開展“揭榜掛帥”技術攻關,突破關鍵技術瓶頸。提升中試平臺自主水平,用好首版次、首臺套、首批次、創新產品推薦目錄、大規模設備更新等政策,組織實施一批軟硬件產品示范應用項目,支持中試軟硬件更新升級和自主可控。
(六)提升中試智能化鏈接能力
推動人工智能、互聯網、大數據和中試平臺深度融合。推動AIForScience、AIForEngineering在中試平臺的深度應用,通過全面感知、實時分析、科學決策和精準執行,優化工藝過程,提升試驗效率。推動智能中試線建設,開展中試平臺試驗設備的數字化改造,推廣數字技術在工藝工裝測試、缺陷檢測、預測性維護等中試環節的應用。
(七)提升中試平臺專業化服務能力
探索多企業協作、多領域布局、市場化運行的發展模式。鼓勵探索“中試服務代工”發展模式,特別是面向未來產業領域,支持專業服務機構建設面向產業化應用的中試“代工廠”。鼓勵綜合性平臺形成全鏈條服務能力,行業平臺提供具有行業特色、滿足特殊場景需要的專業化服務。探索審批綠色通道,優化審批流程,精準服務中試項目快速落地。
四、完善中試發展生態
(八)優化中試平臺布局和培育
建立國家級、市級的兩級培育機制,開展市級制造業中試平臺認定,組織申報一批國家級制造業中試平臺,儲備一批重點領域優質中試平臺。根據產業發展實際情況,動態更新制造業中試平臺建設指引,明確建設方向和建設要點。
(九)構建中試服務技術支撐體系
開展中試標準服務體系建設,建立健全模擬仿真、工藝工裝、檢驗檢測、術語定義等領域的中試服務標準,支持專業機構、行業協會等開展中試服務標準的標準研制和宣貫。開展中試專利轉化,培育一批中試專利服務機構。健全中試專業人才體系,支持引進海外專家和顧問,培養懂產品、懂制造、懂試驗、懂工藝、懂設備、懂安全的復合型人才和卓越工程師。支持中試專業技能人才通過“直通車”“綠色通道”申報高級職稱,納入各類人才支持計劃。
(十)積極融入長三角及全球創新網絡
貫徹落實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打造長三角綜合性中試服務平臺,在新能源智能網聯汽車、民用航空、人工智能等重點領域,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產業中試轉化基地。支持本市中試平臺與全球頂尖科研機構、企業交流合作,開展供需對接,探索開展跨區域協同合作。
(十一)建立工作協調機制
建立制造業中試平臺統籌協調機制,市經濟信息化委、市科委、市發展改革委、市教委、市生態環境局、市應急局、市財政局等市級相關部門按照“一事一議”的工作原則,協調解決全市制造業中試有關問題。充分發揮市區聯動機制優勢,結合各區主導產業和特色產業園區發展,布局中試平臺。
(十二)支持布局搭建中試線
針對新布局建設的中試平臺,加大支持力度,中試線所需采購的儀器設備等投資,通過補貼方式給予支持,支持金額最高可達1億元;投入較大的中試線,通過一事一議的方式專題研究。針對已建且需進一步提升能級的中試平臺,補貼支持比例不超過核定總投資的30%,支持金額不超過5000萬元。鼓勵金融機構參與重大中試平臺建設,對符合條件的項目給予貼息政策支持,累計貼息總額不超過2000萬元。
(十三)推動中試成果產業化落地
積極探索“中試服務+股權”的發展模式,鼓勵科技成果通過作價入股方式進入中試、產業化階段,拓展平臺與熟化產品利益綁定等收益途徑;中試平臺孵化出的產業化落地項目,通過市級科技重大專項、戰新重大、產業高質量發展等專項給予支持。
(十四)強化中試空間要素保障
鼓勵特色產業園區提供中試平臺建設空間,將園區中試平臺服務企業數量等指標納入資源利用效率評價體系;支持中試平臺“工業上樓”,建立優質項目認定機制,對于符合產業發展需求的優質中試平臺項目,簡化審批流程,強化重大項目落地的土地、能耗等要素保障。
(十五)支持資源開放共享
鼓勵鏈主型企業開放資源共享,支持中試線、量產線對外提供中試服務,探索“中試服務券”形式補貼支持,最高支持比例不超過50%。完善中試創新項目對接機制,向社會公布中試創新服務平臺及其服務內容,加強宣傳推廣和共享運用。
政策性文件留言咨詢
(注:1.只接收對該政策性文件的相關咨詢;2.留言時請注明政策性文件名稱)
[返回]
原文鏈接:
免責聲明:
本站(華夏泰科)部分信息來源于有關部門官方公示信息,本站進行整理發布,如果信息涉及侵權,請提供權屬證明,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
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上海市教育委員會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關于印發《上海市中試平臺創新發展實施方案》的通知
關于對長三角區域標準《市域(郊)鐵路運營技術規范》(送審稿)公開征求意見的通知
關于公開征求《上海市市場監管領域重大違法行為舉報獎勵實施辦法(修訂草案征求意見稿)》意見的公告
關于轉發《工信部火炬中心關于舉辦第十四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的通知》的通知
關于2025年度青浦區第一批現代服務業發展專項資金現代商貿項目的公告
《本市高技能人才培養基地建設經費資助實施辦法(征求意見稿)》征詢公眾意見
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關于發布上海市2025年度科技產業高質量發展計劃“創新藥械產品應用示范”項目申報指南的通知
TOP
客服
電話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