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級及以上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廣東廣播電視臺、珠江電影集團有限公司、廣東省廣播電視網絡股份有限公司,各地級及以上市廣播電視臺(集團),廣東省網絡視聽新媒體協會,各持證(備案、登記)網絡視聽節目服務機構,各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機構:
現將《推動廣東省網絡微短劇健康繁榮發展工作舉措》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抓好落實。
廣東省廣播電視局
2024年8月30日
推動廣東省網絡微短劇健康繁榮發展工作舉措
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網絡微短劇管理實施創作提升計劃有關工作的通知》(廣電辦發〔2022〕345號)、《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辦公廳關于進一步統籌發展和安全促進網絡微短劇行業健康繁榮發展的通知》(廣電辦發〔2024〕35號)等文件精神,堅持守正創新、獎優罰劣原則,積極探索具有廣東特色的“微短劇+”“+微短劇”融合創新之路,推動廣東網絡微短劇行業持續健康繁榮發展,現制定具體措施如下:
一、加強創作規劃引導
貫徹“找準選題、講好故事、拍出精品”工作要求,圍繞重大主題、重要節點加強選題策劃。
1.組織開展各類主題優秀微短劇劇本征集評選活動。
2.定期舉辦精品內容創作生產推進會。
3.指導播出平臺和制作機構建立“選題評議交流機制”。
二、推動拍攝基地建設
立足適應未來大視聽新業態發展,按照“政府推動、政策引領、企業主體、市場運作”的模式,推動建設線上線下相融合、有全產業鏈集聚效應的拍攝基地(園區)。
1.推動打造“灣區國際數智視聽服務谷”,與“智慧視聽”云產業園(區)建設一體發展,同步推進。
2.構建微短劇創作生產全流程服務體系。
三、優化審核管理機制
落實好分類分層管理制度,優化審核流程,提高管理效能。
1.縮短微短劇備案發行辦理周期。
2.擴充微短劇內容審查專家庫。
3.在省內1—2個有條件的地區建立微短劇內容審查專家站。
四、對優秀作品給予播出支持
擴大優秀作品傳播范圍和社會影響,營造良性傳播環境。
1.遴選8—10家重點機構,打造精品微短劇傳播矩陣。
2.鼓勵引導精品微短劇在廣播電視媒體播出。
3.支持鼓勵社會組織和網絡視聽平臺開展粵產精品微短劇扶持計劃。
4.對匯聚播出優秀作品的微短劇小程序,予以其運營主體開設多個小程序賬號。
五、加強技術賦能和文藝創新
1.支持建設智慧視聽和數字文旅產業(廣州)發展研究院,發布灣區微短劇產業指數。
2.積極探索微短劇與AIGC等前沿技術深度融合。
3.推動“微短劇+”,促進微短劇與多元產業深度融合。
4.推動“+微短劇”,促進微短劇與傳統固有IP深度融合。
六、推動優秀微短劇“走出去”
支持引導機構創作適應海外市場的優秀作品。
1.積極為優秀微短劇在海外平臺發行播出做好服務支撐。
2.每年組織機構參加有國際影響力的影視節展,設立展臺并舉辦微短劇推介活動。
七、打造人才培養高地
聚焦微短劇產業鏈各環節,大力構建人才培養機制。
1.布局打造“灣區國際創作者生態谷”。
2.推進與行業組織、協會在學術研究、人才培訓、行業活動等方面的合作。
3.加強與影視傳媒職業技術院校的合作。
4.聯合院校建立微短劇IP素材庫。
八、健全獎優罰劣機制
在扶持激勵方面:著重扶持優秀微短劇作品。
1.廣東省廣播影視獎中增設微短劇類一等獎1個,二、三等獎若干。
2.廣東省原創網絡視聽精品項目庫中增加微短劇入庫數量,每年評選入庫數量最高可達40部。
3.對優秀微短劇作品給予劇本孵化和拍攝制作資金扶持。劇本創作階段每部作品最高不超過10萬元;拍攝制作階段每部作品最高不超過20萬元。
4.推動省內各地制定出臺微短劇扶持政策。
在違規懲處方面:加強監管,維護合法主體和作品權益。
1.落實違規微短劇和違規微短劇小程序退出制度。
2.對違規經營行為和違規主體依法依規予以嚴肅查處。
原文鏈接:
免責聲明:
本站(華夏泰科)部分信息來源于有關部門官方公示信息,本站進行整理發布,如果信息涉及侵權,請提供權屬證明,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
TOP
客服
電話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