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做好新時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支持青年人才到園區就業創業,加快集聚培育一支勇于創新創造的人才生力軍,打造青年人才就業創業首選地,制定實施“青春園區”人才支持計劃。
一、總體目標
力爭三年內新引進本科及以上學歷應屆畢業生不少于4萬人,青年從業人員占就業人口比重超79%,就業人口平均年齡降至34.3歲。
二、支持對象和條件
重點支持30周歲以下、具有本科及以上學歷學位來園區求職就業及創新創業的青年人才。
三、支持舉措
(一)就業直通車
1. 無憂應聘。加強與海內外知名高校對接,優化“蘇州工業園區獎學金”發放對象范圍,重點支持參與國際交流項目的優秀學生,引導優秀畢業生來園應聘。常態化開展校園引才活動,對非市域范圍普通本科高等學校(含教育部門認可的外國高校)應屆畢業生來園區面試求職的,每人按實發放最高不超過2000元的一次性面試交通補貼,免費入住青年人才驛站。
2. 無憂見習。畢業后2年內未就業和離畢業時間不足6個月的全日制普通高校畢業生可申請工作見習,見習期間可按規定享受園區最低工資標準80%的生活補貼。
3. 無憂落戶。加快實施人才落戶新政,對符合年齡條件的具有本科學歷及以上人員可“先落戶后就業”。優化辦理流程,實現“一網通辦”,將青年人才落戶審批時間由原先的11個工作日壓縮至8個工作日。外國青年人才參照《關于外國人才工作生活便利化服務若干舉措(試行)到期后正式執行的通知》(蘇園管〔2023〕46號)享受有關引進便利。
(二)創業加油站
1. 青賽支持。積極開展中美青年創客大賽、蘇州獨墅湖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等活動,對經評選的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給予最高10萬元補貼,給予獨墅湖青創港、青創聯盟等孵化基地免租工位支持。在“金雞湖創業大賽”中設置“青年人才專場賽”,對大賽一、二等獎項目給予園區科技領軍評審面試綠色通道支持,并將落戶項目納入“智匯合伙人”,給予團隊賦能。鼓勵“挑戰杯”“春暉杯”“創青春”等國家級青年賽事獲獎項目來園區轉化落地,經認定符合園區重點產業發展的,給予最高30萬元項目啟動資金及場地支持。
2. 青創補貼。畢業5年內的全日制普通高校畢業生(含教育部門認可的外國高校畢業生)以及具有碩士及以上學歷學位的青年人才,在園區首次創業可給予10000元的一次性開業補貼;吸納符合條件人員就業且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并繳納社會保險的,按吸納就業人數給予3000元/人的一次性帶動就業補貼,累計最高10萬元;租用經營場地創業的,給予最高5000元的租金補貼;利用自有房屋創業的,給予最高200元/月的水、電、寬帶等運營補貼,最長不超過3年。
3. 金融支持。推動“人才投”,設立規模為3個億的“青創基金”,鼓勵投資青年創業科技類項目,提供最高2000萬元創業基金投資;實施“人才貸”,對符合條件的青年人才企業提供最高3000萬元授信額度的貸款產品;加大對大學生創業項目的遴選資助,給予最高50萬元的創業擔保貸款,提供低于同期市場貸款利率的優惠支持。
4. 生態營造。對高校、校友組織、專業機構等發起的,有助于促進青年人才創新創業的學術研討、項目路演、研修培訓等青年人才引育活動,經認定后,按不超過活動總支出金額的30%給予補貼,最高不超過50萬元。
(三)樂業青享匯
1. 生活補貼。對新引進的符合園區重點產業緊缺人才需求目錄3級及以上緊缺崗位的應屆畢業生,在園區工作連續繳納社保滿3個月的,給予連續兩年生活補貼。其中本科每年1萬元、碩士2萬元、博士3萬元;崗位緊缺程度達到5級的,每人每年增加1萬元。
2. 綜合保障。參照《蘇州工業園區優化人才服務若干措施》,享受優租、優補、優購等安居保障服務及子女教育保障服務。
四、其他
1. 本計劃定期接受申報,由園區團工委組織實施。
2. 同一人才生活補貼與《蘇州工業園區優化人才服務若干措施》中的租房補貼按照“從高”原則執行。
3. 申報單位或個人如有弄虛作假、多頭申報、騙取獎勵等情形,一經發現,將取消其申報資格,并將失信信息記錄主體信用檔案,依法追究其責任。
4. 本計劃自發布之日起實施,有效期三年,由園區黨工委人才辦、園區團工委承擔具體解釋工作,與其他同類政策有交叉的,按照“從新、從優、從高”原則執行。
原文鏈接:
免責聲明:
本站(華夏泰科)部分信息來源于有關部門官方公示信息,本站進行整理發布,如果信息涉及侵權,請提供權屬證明,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
TOP
客服
電話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