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縣級市(區)人民政府,蘇州工業園區、蘇州高新區管委會;市各有關部門和單位:
??《蘇州市支持具身智能機器人產業創新發展的若干措施》已經市政府第82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蘇州市人民政府
2025年4月11日
(此件公開發布)
蘇州市支持具身智能機器人產業創新發展的若干措施
??為落實市委市政府推進新型工業化建設工作部署,培育新質生產力,推動具身智能機器人產業創新發展,結合我市實際,制定以下措施。
??一、支持重大項目集聚。吸引聚集一批對蘇州市高端制造業發展具有全局帶動作用的具身智能機器人產業重大項目,在空間保障、場地建設、設備更新、人才引進等方面予以綜合支持。(責任單位:各縣級市<區>人民政府<管委會>、市工信局按職責分工落實)
??二、支持企業增資擴產。鼓勵具身智能機器人領域生產企業圍繞擴大產能規模、提升生產效率、提高產品質量等加大設備購置和更新改造力度,實施增資擴產技術改造,按照相應政策給予支持。(責任單位:市工信局)
??三、建設高能級創新平臺。鼓勵各類企業、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在蘇州建設具身智能機器人領域創新型研究機構,鼓勵爭創全國重點實驗室,分類分階段給予最高2億元支持。對獲批的具身智能機器人領域江蘇省重點實驗室、江蘇省工程技術聯合實驗室、江蘇省技術創新中心、江蘇省工程研究中心、江蘇省制造業創新中心,分別給予最高2000萬元、2000萬元、1000萬元、500萬元、500萬元支持。對具身智能機器人領域蘇州市重點實驗室,給予最高100萬元支持。(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市發改委、市工信局、市財政局按職責分工落實)
??四、加強技術創新主體培育。支持具身智能機器人產業鏈關鍵環節研發及產業化,鼓勵企業圍繞機器人專用芯片、驅控一體化關節、高精度減速器、高性能控制器、新型傳感器等關鍵零部件,以及人形機器人“大腦、小腦、肢體”等開展前沿技術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按相關政策給予支持。支持重點企業牽頭,聯合上下游企業、高校院所共建具身智能機器人領域創新聯合體,合力攻克一批行業共性技術,對創新聯合體給予最高200萬元運營經費支持。(責任單位:市科技局)
??五、加強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支持具身智能機器人領域概念驗證中心、中試工程化服務平臺、共享加工中心等新型成果轉化服務機構建設,為機器人企業和科研單位提供樣機試制、加工工藝和高精部件生產等解決方案。根據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上一年度服務活動情況給予最高200萬元支持。(責任單位:市工信局)
??六、加快市場主體培育。支持符合條件的具身智能機器人企業申報高新技術企業、制造業單項冠軍、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瞪羚企業和獨角獸企業,對獲得國家和省、市各級部門認定稱號的企業,按照相關政策予以獎勵。支持國家級機器人產業大會、國家級機器人賽事、國際級機器人學術大會等在蘇州舉辦,對符合條件的專業展覽予以最高200萬元支持。支持行業促進組織開展常態化服務。推動機器人企業出海,鼓勵企業參加境外各類知名展會,對在國(境)外開拓市場活動的機器人企業,按相應政策給予支持。(責任單位:各縣級市<區>人民政府<管委會>、市工信局、市科技局、市商務局、市發改委按職責分工落實)
??七、深入實施“機器人+”應用行動。聚焦智能制造、智能建造、智慧醫療、智慧物流、智慧養老、智慧商業、智慧農業、智慧應急、智慧文旅等領域,開放一批“機器人+”創新應用場景,持續開展機器人場景供需對接。每年遴選一批應用成效突出、具有較強影響力的“機器人+”典型場景,編制發布《蘇州市“機器人+”典型場景應用目錄》。(責任單位:各縣級市<區>人民政府<管委會>、市工信局、市發改委、市住建局、市衛生健康委、市商務局、市農業農村局、市應急局、市文廣旅局按職責分工落實)
??八、支持機器人大模型開發應用。支持具身智能機器人企業參評人工智能重點垂域類大模型,對經認定的項目給予最高50萬元支持。對符合條件的人工智能算力使用方,按實際支付人工智能算力費用20%給予每年最高200萬元支持。鼓勵企業開展具身智能機器人訓練和數據采集,加強數據底座建設。對參數量超百億的具身智能機器人大模型,且典型應用場景不少于5個的,按照項目算力使用成本的50%,給予大模型建設方每年最高300萬元,最多3年的算力使用成本支持。(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市發改委、市科技局、市數據局)
??九、促進創新產品首試首用。鼓勵企業積極申報國家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保險補償,加快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推廣應用。對經蘇州市及以上認定的具身智能機器人首臺(套)裝備,每臺(套)給予最高100萬元支持。對人形機器人領域符合上述條件的產品,支持金額上浮20%。鼓勵人形機器人企業創新產品在未定型階段與應用方建立合作、首試首用,促進產品迭代熟化,對企業研制創新產品過程中未獲得有關政策支持的,在創新產品商業化定型后鼓勵申報蘇錫常首臺(套)重大裝備。(責任單位:市工信局)
??十、加強標準體系建設。堅持標準先行,支持建設省級人形機器人技術標準化組織。鼓勵在蘇州市實際從事相關經營活動的科研機構、行業協會、產業聯盟、企業等制定(修訂)具身智能機器人領域國際標準、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經主管部門認定后,對主導和參與制定(修訂)的主體以及標準化技術組織按相應政策給予支持。聚焦具身智能機器人領域持續實施高價值專利培育,按相應政策給予支持,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高價值專利組合。推進知識產權和標準融合,按相應政策給予支持,建設一批產業知識產權與標準協同創新中心,提高自主知識產權成果標準轉化,探索對專利、標準融合應用的有效途徑,助力企業核心競爭力和行業話語權全面提升,助推新質生產力加速形成。(責任單位:市市場監管局)
??十一、強化金融資本支撐。發揮產業基金的引導作用,帶動社會資本通過直接投資、融資租賃等各種方式支持具身智能機器人產業。支持設立具身智能機器人產業基金,引導和推動存量子基金支持機器人產業項目投資。支持具身智能機器人領域企業上市,鼓勵企業運用資本市場做優做強。鼓勵金融機構加大對具身智能機器人領域企業的支持力度,提供多樣化的金融產品,降低企業融資成本。(責任單位:市發改委、市工信局、市委金融辦、人行蘇州市分行、蘇州金融監管分局按職責分工落實)
??十二、加強產業人才支撐。按照蘇州市高水平建設“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推進要求,吸引具身智能機器人領域的頂尖人才、領軍人才來蘇創新創業,按相應政策給予支持。鼓勵具身智能機器人企業與高等院校、職業院校共建市級產教融合平臺,提供教學設備,參與課程開發。鼓勵具身智能機器人企業開放創新驗證平臺,建設實訓基地,為院校提供實習實訓機會。支持具身智能機器人產業人才公共實訓基地建設,對經認定的給予最高100萬元支持。(責任單位:市委人才辦、市科技局、市教育局、市發改委、市工信局、市人社局按職責分工落實)
??本政策自2025年6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7年12月31日。同一主體符合本市多項支持政策的,按照“就高不重復”原則執行。本政策所涉及資金按原渠道和財政體制要求落實。
原文鏈接:
免責聲明:
本站(華夏泰科)部分信息來源于有關部門官方公示信息,本站進行整理發布,如果信息涉及侵權,請提供權屬證明,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
關于印發蘇州市支持具身智能機器人產業創新發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
市政府關于印發蘇州市推動智能車聯網和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
關于組織開展2025年度“蘇科貸”企業庫與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和成果轉化項目庫入庫企業申報工作的通知
關于組織開展2025年度“蘇科貸”企業庫與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和成果轉化項目庫入庫企業申報工作的通知
關于面向社會公開征求《徐州市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范區建設方案(2025-2027年)》(征求意見稿)意見建議的公告
關于征求《徐州市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范區建設方案(2025-2027年)》(征求意見稿)意見建議的公告
TOP
客服
電話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