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內容不能正常顯示,請更換瀏覽器重試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各有關單位:
《晉城市新優質初中建設三年行動方案(2025-2027年)》已經市人民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按照文件要求,進一步加大對新優質初中建設的支持力度,認真落實重點工作任務,切實達成預期目標,推動全市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
晉城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5年5月9日?
(此件公開發布)
晉城市新優質初中建設三年行動方案(2025-2027年)
為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全國教育大會精神,落實《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年)》,全面提升我市初中學校教育質量和辦學水平,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對優質教育的迫切需求,推動整市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加快建設教育強市,結合實際,特制定本行動方案。
一、主要目標
通過三年建設,在全市打造25所辦學條件優質、教育理念先進、辦學特色鮮明、辦學成效明顯、社會聲譽良好的新優質初中。
——2025年:首批5所新優質初中(市實驗中學、礦區中學、鳳臺中學、愛物學校、鳳鳴中學)實現內涵提升發展,市區7所初中學校(晉城四中、晉城五中、中原街中學、鳳城中學、星河學校、晉城八中、頤翠中學)和各縣(市)2-3所初中學校納入新優質初中建設范圍。
——2026年:首批5所新優質初中辦學水平和質量進入全省第一方陣,其余20所新優質初中完成辦學條件改造、內涵發展提升。
——2027年:首批5所新優質初中整體水平進入全省一流,其余20所新優質初中基本建成并進入全省第一方陣。依托新優質初中,組建25個辦學共同體,覆蓋全市所有初中學校,實現優質教育資源共享,初中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二、重點工作
(一)實施辦學條件改善提升行動
1.高標準改善基礎設施。完成愛物學校擴建、晉城四中綜合實驗樓續建、晉城五中操場看臺改建、鳳城中學功能教室升級等項目建設。各縣(市、區)積極推進新優質初中項目校辦學條件和安防設施改造提升,確保達到或超過義務教育優質均衡標準。
2.高起點打造校園文化。一體推進學校凈化、綠化、美化,建設園林式、花園式學校。結合地方特色、學校歷史、辦學理念、發展方向等,系統謀劃、整體設計,一校一策完善校園景觀、文化長廊、校史館等設施,打造人文、書香、藝體、科創等特色校園文化。
3.高水平建設智慧校園。完成縣域教育城域網改造,升級新優質初中校園網絡基礎設施,實現“萬兆到校、千兆到班”全覆蓋。推進智慧教室、AI聽說課堂、人工智能實驗室等專用教室建設,優化教學環境。搭建學校一體化管理、學生個性化發展、教師專業化成長等系統,實現教育教學管理全程智能化。
(二)實施校長隊伍選優配強行動
1.嚴格選任校長。遴選教育教學能力突出、且有管理能力的人擔任校長,校長一般應具備本科以上學歷、中小學高級教師職稱;市教育局發揮領導和把關作用,通過推薦、選拔、優化、交流、公選、育苗“六個一批”的方式,拓寬選人用人渠道,按照“傾心為教、靜心從教、終身樂教,學生喜愛、家長滿意、社會認可,年輕有為、充滿活力、蓬勃向上,對黨忠誠、敢于擔當、組織放心”的標準,為市直初中選配梯次合理、結構科學的校級領導班子,指導各縣(市、區)為新優質初中提供可持續發展的組織支持。
2.嚴格評價校長。貫徹執行《義務教育學校校長專業標準》,圍繞教學質量增值性評價、班子建設引領性評價、教師隊伍成長性評價、學校治理效能性評價、學校文化影響力評價五個維度,一年一評價、三年一周期,對校長履職情況進行全方位評價,并將評價結果作為校長提拔交流、評優評模、表彰獎勵的重要依據。
3.嚴格管理校長。明確校長在學校教育教學管理中的職責定位,從辦學方向、育人理念、治校關鍵環節、師德師風、八小時以外等五個方面,加強對校長的監督管理,促使校長更好履職。采用短期學習、跟崗實踐、掛職鍛煉等多種方式,開展校長能力提升培訓,定期舉辦校長論壇(講座),交流辦學治校經驗,提升校長隊伍整體素質。
(三)實施教師專業能力提升行動
1.推進優質師資配備。通過公費師范生簽約、高層次人才引進、公開招聘等方式,為新優質初中選配高學歷高素質優秀教師。優先為新優質初中配備科學、音體美勞、心理健康等緊缺學科教師,配齊配足思政課教師,推進專職校醫配備。
2.推進教師專業發展。在培訓計劃、培訓經費、培訓頻次、培訓人數等方面,對新優質初中進行單列,確保實現年度培訓學科全覆蓋。實施校際教師成長“青藍計劃”,按照“新老結對、以老帶新、以新促老”的原則,廣泛開展聽課、評課、議課活動,促進青年教師專業成長。開展專業命題學習培訓,提升教師制題命題能力。
3.推進名優教師培塑。加大新優質初中優秀教師培塑力度,推動省特級教師、學科帶頭人、骨干教師、教學能手等實現學科全覆蓋。發揮名師引領作用,在每所新優質初中建設2-3個名師工作室和1-2個名優班主任工作室。以教育家精神為引領,堅持師德師風第一標準,每年在新優質初中選樹20名“我們的好老師”。
(四)實施教學質量提優行動
1.全面推進課堂教學改革。全面對標太原、勇于對標江蘇南通的初中名校,落實核心素養導向,推進“雙減”背景下的教育教學改革,探索形成各具特色的高效課堂教學模式。每年打造2-3所教學改革實驗校。
2.全面提升教科研能力。完善市、縣、校三級教研網絡,配齊配強初中各學科教研員,加大對新優質初中的駐校指導力度。每學期組織2次校際教研活動,常態化開展“教—學—評”一體化教研活動,形成一批省級課題成果。
3.全面提高學生學業水平。建立完善“基礎+拓展+培優”三級課程體系和“一生一策”個性化學習方案。深化作業管理創新,推行“限時作業+彈性作業+實踐作業”模式,建立學科作業質量監測與反饋機制。完善綜合素質評價體系,強化評價結果應用。
(五)實施學生素質全面提升行動
1.抓實思政引領。用好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市校協作平臺,深入開展思政教師校際交流教學活動。用好晉城紅色資源和傳統文化資源,每年打造50節“行走的思政課”精品課例,建設2-3所“大思政課”示范校,努力培育具有學校特色的思政育人品牌。
2.抓實身心健康。完善“健康知識+基本運動技能+專項運動技能”體育教學模式,嚴格落實每天1節體育課、每天體育活動不低于2小時的要求,推動學生掌握1-2項運動技能。構建“家校社”心理健康防護網,高標準設立心理咨詢室,鼓勵開發心理健康校本課程,每學期開展2次家庭教育指導。
3.抓實美育浸潤。打造“音樂+美術+其他藝術”融合課堂,推動“一校一品、一校多品”建設,幫助學生掌握1-2項藝術特長。組建合唱團、舞蹈隊、書畫社等學生藝術社團,常態化舉辦校園文化藝術節和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活動,提升學生藝術素養。
4.抓實勞動實踐。建立“校園勞動+家庭勞動+社會勞動”三位一體培養模式,推動學生勞動習慣養成。建設校內校外勞動實踐基地,拓展學生綜合實踐途徑,定期組織研學旅行、志愿服務、職業體驗等活動。加強科學教育,推動科學實驗校建設,組織開展科技創新比賽,培育學生創新精神。
三、保障措施
強化組織保障,各縣(市、區)要建立健全黨政齊抓共管、部門各負其責的工作機制,將“新優質初中建設”作為整市域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重要抓手,系統制定新優質初中學校項目計劃,并落實相應的配套資金,保障各項任務抓實抓細。強化智庫指導,邀請省內外專家團隊,通過項目化方式,為新優質初中把脈問診,指導各學校制定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一體化推進新優質初中內涵提升發展。強化宣傳引領,各縣(市、區)、各有關單位要緊扣新優質初中建設工作目標,及時總結提煉經驗,開展專項督導,推廣好的做法,扎實推進新優質初中學校建設,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附件:晉城市新優質初中建設指標體系
政策咨詢電話:0356-2066151
附 件: 晉城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晉城市新優質初中建設三年行動方案(2025-2027年)的通知(晉市政辦函〔2025〕22號).pdf |
原文鏈接:
免責聲明:
本站(華夏泰科)部分信息來源于有關部門官方公示信息,本站進行整理發布,如果信息涉及侵權,請提供權屬證明,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
TOP
客服
電話
微信